自控力:斯坦福大學廣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

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製行動

字體:16+-

當你開始試著接受欲望時,請記住,抑製欲望的反麵不是自我放縱。在這一章裏,我們看到的所有成功案例(例如接受焦慮和欲望、結束限製性節食和駕馭衝動)都告訴我們,不要試圖控製自己的心理活動。它們不鼓勵人們去相信讓自己不快的想法,不鼓勵人們做出失控的行為,不鼓勵有社交焦慮症的人憂心忡忡地待在家裏,不鼓勵節食者一日三餐都吃垃圾食品,也不鼓勵藥物濫用後的恢複者重新服用成癮藥物。“想過把癮就過把癮吧”,它們可不會這麽建議。

從很多方麵看,這些案例都和意誌力的作用緊密相關。它們依賴觀察和了解自我的能力,而不是做出判斷的決斷力。它們向我們提供了一種應對**、自我批評和壓力等意誌力大敵的方法,提醒我們關注自己真正想要什麽,讓我們從中找到克服困難的動力。同樣的基本方法適用於很多意誌力挑戰,對克服沮喪和藥物上癮都有奇效。這些實例都證實了,認識自我、關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這三種方法正是自我控製的基石。

寫在最後的話

試著控製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反而會對我們原先的目標產生反麵效果。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在犯下這個戰略性錯誤後,並不會在反省失敗時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反倒會認為是自己自製力不夠,從而會定下更多“下次一定要控製住自己”的目標。為了讓我們的頭腦遠離有害的思想和感受,我們努力去擺脫它們,但往往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心靈的平靜和足夠的自控力,我們就需要認識到,控製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相信什麽,選擇自己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