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塞倫蓋蒂大草原開始了我們的旅程。那時,我們正在被一隻劍齒虎窮追不舍。現在,當你翻到這本書的最後幾頁時,我們的旅程即將結束。這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了自控力驚人的黑猩猩,也看到了很多喪失自控力的人類。我們走訪了很多實驗室,看到了節食者如何拒絕巧克力蛋糕,飽受焦慮折磨的人如何麵對恐懼。我們看到了神經科學家發現“獎勵的承諾”,也看到了神經營銷學家是如何從中獲利的。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幹預方法,用驕傲、原諒、鍛煉、冥想、同伴壓力、金錢、睡眠,甚至是上帝,來激勵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方法。我們看到了很多心理學家,他們以意誌力科學的名義,電擊小白鼠,折磨煙民,還用棉花糖**4歲小孩。
我希望,這個旅程並不僅僅是走馬觀花的一瞥,不僅僅讓你驚歎於神奇的科學研究。實際上,每一項研究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關乎我們自己,也關乎我們的意誌力挑戰。它們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天生就有自控的能力,即便有時我們不太會運用這種能力。它們幫我們找到失敗的原因,為我們指出可行的解決方法。它們甚至告訴我們,做人意味著什麽。比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並不是隻有一個自我,人是多個自我的混合體。人類的天性不僅包括了想即時滿足的自我,也包括了目標遠大的自我。我們生來就會受到**,也能抵製**。人類生來就能感覺到壓力、恐懼或失控,但同時也能讓自己平靜下來,能掌控自己的選擇。自控力的關鍵就是理解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自己。在追求自控的過程中,罪惡感、壓力和羞愧是我們通常用來對付自己的武器,但都不起作用。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與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相互衝突的自我,並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