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釋

餘秋雨簡介

字體:16+-

中國當代文學家、美學家、史學家、探險家。

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早在“文革”災難時期,針對以“樣板戲”為旗號的文化極端主義,勇敢地潛入外文書庫建立了《世界戲劇學》的宏大構架。災難方過,及時出版,至今三十餘年仍是這一領域的權威教材。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因三度全院民意測驗皆位列第一,被推舉為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並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任複旦大學美學博士答辯委員會主席、南京大學戲劇博士答辯委員會主席。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在擔任高校領導職務六年之後,連續二十三次的辭職終於成功,開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重要遺址。所寫作品,往往一發表就哄傳社會各界,既激發了對“集體文化身份”的確認,又開創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體。

二十世紀末,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裏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克裏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係列重要的文化遺址。他是迄今全球唯一完成此舉的人文學者,一路上對當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他所寫的大量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在台灣,他囊括了白金作家獎、桂冠文學家獎、讀書人最佳書獎等多個文學大獎。在大陸,多年來有不少報刊頻頻向全國不同年齡的讀者調查“誰是你最喜愛的當代寫作人”,他每一次都名列前茅。二〇一八年他在網上開播中國文化史博士課程,盡管內容浩大深厚,收聽人次卻超過了六千萬。

幾十年來,他自外於一切社會團體和各種會議,不理會傳媒間的種種謠言訛詐,集中全部精力,以獨立知識分子的身份完成了“空間意義上的中國”、“時間意義上的中國”、“人格意義上的中國”、“哲思意義上的中國”、“審美意義上的中國”等重大專題的研究,相關著作多達五十餘部,包括《老子通釋》、《周易簡釋》、《佛典譯釋》等艱深的基礎工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等機構一再為他頒獎,表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麵合於一體”,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