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釋

第十九章

字體:16+-

這一章仍然講“逆向因果”。老子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有必要繼續衝擊一下社會上流行的正麵名號,進一步向大道靠近。

原文是——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對於這段話,不少人會有接受上的障礙。其實,不接受不要緊,要緊的是先要明白老子的原意。

我的翻譯如下——

拋棄了聖智,人民有百倍好處;

拋棄了仁義,孝慈就可以恢複;

拋棄了巧利,盜賊也能夠消除。

聖智、仁義、巧利這三項,都文飾過度,成事不足。

所以,要讓人另有歸屬。

那就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拋棄學問,無憂無慮。

要讓這段翻譯保持韻腳不容易,我總算做到了。

重要的是意思。老子認為,社會上對聖智、仁義、巧利這三項,實在是過於渲染、過於張揚了。他把這種渲染和張揚用一個“文”字來概括,我采用“文”的原始含義翻譯成了“文飾”。他所說的“聖智”,既可理解為“聖人之智”,也可理解為“自聖之智”,也就是自以為無比高超的聰明。這裏應該更靠近後一種理解,因此我在以前的譯本中翻譯成“智謀”。

對於過度的渲染、張揚、文飾,該怎麽辦?一般地說,應該勸其收斂。但老子覺得勸說無效,因而要極而言之,宣告如果徹底拋棄這一切,社會反而更好。在這裏,老子反複地用了“絕”、“棄”兩字,表示這是一種推到極端的話語方式。其實這也是哲學論辯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把事情推到終點,進行“極端試驗”。在後來的科學實驗中,這種方式更是經常出現。

“極端試驗”的極端方式,一般不會在生活中采用,因此,老子所說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也不會真正去做。他隻是設想,如果沒有那麽多人滔滔不絕地講聖智、講仁義、講巧利,事情將會怎麽樣?他的結論,給那些講聖智、講仁義、講巧利的人,潑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