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釋

第三十六章

字體:16+-

老子對於道的“逆向因果”結構,情有獨鍾。他總覺得,太多的順向思維看來很“順”,卻使人陷於一極、引發爭執。這就失去了大道左右逢源、來回往返的旋轉風範。

“逆向因果”,要求人們進行逆向思維,讓那個近似八卦圖的大道圓環轉動起來,而不可去走那一條條直線。直線,總會離出發點越來越遠。隻要來一個逆向回轉,事情反而辦成了。

請看一連串的逆向回轉——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這很像是計謀,其實是大道所構建的“逆向因果”的力學邏輯。隻是很多人不相信這種力學邏輯,結果一事無成。於是,懂得這種邏輯的人就很像是計謀者了。

一位中國現代軍事家說:“《老子》是一部兵書。”他是看到這一章這麽多很像計謀的話語,以為老子是在指揮打仗了。其實我們早已知道,老子是堅定反戰的。他似乎很懂計謀卻鄙視計謀,他似乎很懂戰爭卻反對戰爭。

講了這麽多“逆向因果”之後,老子突然說:“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好像文理不順,是不是“另段竄入”?其實是順的。把“國之利器”示人,目的是向他人逞強。有時逞強的理由還很充分,但老子仍然不同意。按照他的哲學,逞強的力度越大,越有可能進入“逆向因果”的力學邏輯。如果把“國之利器”也放進去了,情勢更為嚴重。

老子所呼喚的,是一個守素抱樸、返本守拙、虛靜無憂的世界。

對於老子的這個思路,我在高度尊崇之餘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見。這不同,是因為我們比老子多擁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曆史。而且,在這段漫長的曆史中,出現過秦漢王朝、大唐大宋,直至元明清至現代。其間很多史實,印證了老子的學說;又有很多史實,超乎老子的論述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