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興衰三百年

03

字體:16+-

官校四出,擾亂得閭裏不寧,卻對軍伍之缺,一無裨補。正統元年(1436)九月分遣監察禦史軒(左車右兒)等十七人清理軍政,在賜敕中也指出當時的弊害,促令注意。敕書說:

武備立國之重事。曆歲既久,弊日滋甚。軍或脫籍以為民,民或枉指以為軍。戶本存而謂其為絕,籍本異而強以為同。變易姓名,改易鄉貫,夤緣作弊,非止一端。推厥所由,皆以軍衛有司及裏甲人等貪賂挾私,共為欺蔽,遂致妄冒者無所控訴,埋沒者無從追究,軍缺其伍,民受其殃。(《明英宗實錄》卷二二)

在實際上,不但法外的弊害,使農民受盡苦痛,即本軍本戶的勾捕,對農民也是極大災難。試舉數例說明。第一例要七十老翁和八歲孩子補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壬子,懷遠縣人王出家兒年七十餘,二子俱為卒從征以死。一孫甫八歲,有司複追逮補伍。出家兒訴其事於朝,令除其役。(《明太祖實錄》卷二七)

第二例單丁補役,田地無人耕種:

永樂八年(1410)四月戊戌,湖廣郴州桂陽縣知縣梁善言:本縣人民充軍數多,戶有一丁者發遣補役,則田地拋荒,稅糧無征,累及裏甲。(《明成祖實錄》卷一〇二)

第三例地方鄰裏因勾軍所受的損失。萬曆三年(1575)徐貞明疏言:

東南民素柔脆,莫任遠戍。今數千裏勾軍,離其骨肉。軍壯出於戶丁,幫解出於裏甲,每軍不下百金。而軍非土著,誌不久安,輒賂衛官求歸。衛官利其賂且可以冒餉也,因而縱之。是困東南之民,而實無補於軍政也。(《明史》卷二二三)

解除軍籍的唯一途徑,明初規定,必須做到兵部尚書才能脫籍為民。(30)《明史》卷一三八《唐鐸傳》記陳質許除軍籍,稱為特恩:

潮州陳質父在戍籍。父歿,質被勾補,請歸卒業,帝命除其籍。(兵部尚書)沈溍以缺軍伍持不可。帝曰:國家得一卒易,得一士難。遂除之。然此皆特恩雲。(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