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族英雄於謙
有一首《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是明朝民族英雄於謙寫的,經過千錘萬擊,不怕烈火焚燒,不怕粉骨碎身,要留下清白在人間,寫的是石灰,同時象征了於謙自己的一生。
於謙(1398—1457),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小時候很聰明,性格堅強。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二十四歲時中了進士。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做了禦史(監察官),明宣宗的叔父漢王高煦在山東造反,明宣宗親自帶兵討伐,高煦投降,明宣宗叫於謙當麵指斥高煦罪狀,於謙義正詞嚴,說得有聲有色,明宣宗很賞識他,認為是個了不起的人才。接著於謙被派巡按江西,發現有幾百件冤枉的案件,都給平反了。
宣德五年(1430),明朝政府為了加強中央的權力,特派中央比較能幹的官員去治理重要的地方,五月間派況鍾、何文淵等九人為蘇州等府知府。到九月又特派於謙、周忱等六人為侍郎(中央的副部長),巡撫各重要省區。明宣宗親自寫了於謙的名字給吏部,破格升官為兵部右侍郎(國防部的副部長),巡撫河南、山西兩省,宰相也支持這主張。明朝製度,除了南北兩直隸(以北京和南京為中心的中央直轄地區)以外,地方設有十三個布政使司,每個布政使司(通稱為省)設有布政使管民政賦稅,按察使管刑名司法,此外還有都指揮使管軍政,號稱三司,是地方上三個最高長官,職權不同,彼此都不能互相管轄。布政使是從二品官,按察使是正三品官,都指揮使是正二品官,兵部右侍郎雖隻是正三品官,卻因為是中央官,又是皇帝特派的,奉有敕書(皇帝的手令)可以便宜行事,是中央派駐地方的最高官員,職權就在三司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