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史

8.一次集會影響一個時代

字體:16+-

公元317年,司馬睿在江南世族門閥支持下重建晉朝。晉朝重建後,不僅無力北伐,而且內部矛盾重重。掌握晉朝政權的部分權臣也野心膨脹,圖謀不軌。公元322年,江南最大世族門閥王家的王敦發生變亂,持續兩年之久。雖然王家隻是少部分人參與,但對當時影響巨大。公元327年,蘇峻之亂又爆發。叛亂雖然被鎮壓,世族門閥權臣之間不和睦已經走向公開化。

當時,同一個世族門閥中,不同人政見都不同;至於世族門閥之間,南北世族門閥之間,政見不同更常見。

如何讓晉朝長治久安,是當時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讓南北世族門閥達成共識,是晉朝能安穩下來的基礎。江南世族門閥出身的王羲之,是當時的名士。他以“修禊”為名,組織了一次南北世族門閥優秀子弟聚會。

公元353年農曆三月初三,51歲的王羲之與34歲的謝安、40歲的孫綽等共計41位擔任軍政高官的名士,在山陰蘭亭聚會。東道主王羲之是江南最大世族門閥王家的名士,謝安是江南與王家齊肩世族門閥謝家的名士,孫綽是北方南渡世族門閥的名士,其他38人也無一不是高官加名士。這是晉朝當時各大勢力的一次聚會。

聚會後,王羲之一篇《蘭亭集序》揚名天下,孫綽、謝安等人也為晉朝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孫綽少以文才稱,中都人,後遷會稽,是南遷士族中很有影響的人。在蘭亭聚會後,孫綽以保護晉朝安穩為己任。公元362年,江南世族門閥大司馬桓溫率軍北伐收複洛陽後,想遷都洛陽,讓南渡的人全部遷回北方。無人敢提異議。孫綽挺身而出,針鋒相對地反對。最終,這事不了了之。

在思想文化領域,孫綽主張將儒家、佛教和道家融合在一起,避免南北世族門閥之間的思想對立。晉室南遷之後,南下的北方世族門閥把崇尚老莊和清談之風帶到江南,導致崇尚清談的玄學盛行。許多佛教徒附會玄學,借以擴大佛教在本土的影響力。玄佛合流是一種時代趨勢。孫綽不僅玄言詩寫得好,還寫成《喻道論》,以問答形式闡發佛和道、周孔之教與佛教的關係。他認為儒佛一致,“周孔即佛,佛即周孔”,佛教注重於內心教化,周孔注重社會治理,其出發點和目的都是一致的和相互補充的。這種觀念對當時各大勢力融合,對社會安定,起到積極作用。儒、佛、道一體,似乎也影射來自北方的人、南方世族門閥、南方寒族是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