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鶴護膚指南

膿皰瘡

字體:16+-

膿皰瘡是什麽?

膿皰瘡又叫“黃水瘡”,是由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化膿性皮膚病。多發於夏秋季,好發於兒童,易在托兒所、幼兒園或家庭中傳播流行。最容易發生在臉部及手部還有四肢等暴露部位,表現為直徑2~3毫米的紅斑或者漿液性水皰,之後會迅速增大為直徑1~2厘米的透明水皰,逐漸變為膿皰,奇癢無比,抓破後流黃水,幹涸後結成黃色的痂,愈後不留瘢痕。皰液內含有大量的細菌,如果將其帶到其他部位的皮膚上,將會引起同樣的皮膚損害。如果治療不及時,將會發生全身中毒症狀,如高熱、嘔吐等。

膿皰瘡的分型

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尋常型、大皰型及深膿皰瘡。

尋常型膿皰瘡:多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或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引起,好發於口鼻、耳郭附近。初發為紅斑和水皰,迅速變為膿皰,皰壁薄,易破潰形成蜜黃色厚痂。

大皰型膿皰瘡:多見於兒童,皮疹為散在的大皰,直徑為0.1~1厘米,膿皰壁薄,初起豐滿緊張,後鬆弛,呈半月狀積膿,破潰後形成大片的糜爛麵,幹燥結痂。大皰型膿皰瘡起病急、傳染性高,如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深膿皰瘡:又稱“臁瘡”,多見於營養不良的兒童,好發於小腿及臀部,膿皰向下破壞深部的組織形成潰瘍,呈現邊界清楚的圓形或卵圓形碟狀潰瘍,表麵結黑色的厚痂,附近淋巴結腫大。

如何治療膿皰瘡?

常規治療

(1)局部治療:以消炎、殺菌、清潔、收斂、幹燥、止癢、去痂為原則。對於大皰可先抽吸出膿液,難以抽吸出膿液的膿皰,先用鹽水稀釋後再抽吸,然後用1:8000~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溫鹽水、馬齒莧煎劑濕敷或清洗。再用敏感抗生素配成的溶液衝洗創麵,後局部外用抗生素軟膏。臨**,對於小兒膿皰瘡一般采用外塗莫匹羅星軟膏、康複新液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