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郓城县新来了个江湖卖艺的女子,名叫白秀英。步军都头雷横也去凑热闹,听完了一曲,雷横发现没带银两,极为尴尬,说明天送来。白秀英的父亲挖苦道:“也难怪。你这种货色若能懂得人事,除非狗头上长角!”雷横大怒,揪住那老父,一拳打得唇绽齿落。白秀英忙去找县令告状。原来她早就是县令的情人,县令自然护着她,将雷横捉来当庭责打,戴了枷锁,当街示众。雷横的老娘见此情景又哭又闹,指着白秀英破口大骂。白秀英大怒,一巴掌打了过去。雷横岂肯袖手旁观,跳起来一枷撞在白秀英头上,竟把她当场打死。县令命人将雷横押往济州判个死罪。马兵都头朱仝念及兄弟情义,在路上把雷横放了。雷横千恩万谢,带上母亲投奔梁山。朱仝自行回去领罪,被刺配沧州牢城。
沧州知府见朱仝仪表不凡,颇有几分关羽的风采,便将他留在府中使唤。这天,朱仝带着知府家的小衙内去看河灯,正遇见吴用、雷横。朱仝大惊,把小衙内留在原地,随他们走到僻静处。雷横道:“小弟与晁、宋二位哥哥都受过兄长的大恩,听说兄长蒙难,因此来邀请哥哥上山。”朱仝只想熬过两年再做良民,不愿去做强寇,苦苦推辞了,与二人作别。回去一看却不见了小衙内的踪影,原来那孩子已被李逵抱走,一斧劈了脑袋扔在树林里。朱仝大怒,恨不得一口吞了李逵,追杀李逵直追到柴进府上。却被吴用、柴进、雷横拦住,再三求情。朱仝无可奈何,心知小衙内因自己而死,再也没法回去了,只好随吴用上了梁山。
小衙内之死究竟是谁的错?
这个情节历来被人指责。最惹人厌恶的就是李逵。原著中他杀人成瘾,居然连个孩子也不放过。但这是他自己的主张吗?多半不是。李逵是个杀人魔,可这种主意却不像他想出来的。
第二个挨骂的是宋江,因为原著中写着,李逵说此行是奉了晁、宋二位首领的命令。可这也有问题,晁盖一向仁慈,不喜欢杀人,绝对做不出伤害小孩子的事。宋江虽然偶尔会不择手段,可他远在梁山,又怎么指挥李逵杀一个小孩子?他们怎么预知朱仝会带小衙内出来玩耍的呢?
吴用就很可疑了,杀死小衙内有可能是吴用指使李逵做的。这乍听起来比较可靠,因为吴用亲自下山,本身就已经可见一斑了。晁盖、宋江都希望朱仝上山,又知道这事并不好办,因此需要吴用出手。可这也有问题,因为李逵一直说这是晁盖、宋江的军令,他没说这是吴用的军令。李逵是在维护吴用吗?也许吧。后来,宋江却对朱仝说,这是军师的命令。宋江是在维护李逵、洗清自己吗?也许吧。
总之,这件事情,吴用指使李逵的可能性最大。至于吴用为什么要这样做,大概是因为晁盖、宋江都期盼朱仝上山,而吴用不能允许自己失败,于是就不择手段,不惜指使李逵害死小衙内。
当然,这个情节本身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宋朝官员的待遇非常优厚,沧州知府理应有使不完的仆役,怎么会让朱仝一个人带小衙内出去,连个随从也没有?这岂不是原著作者故意让这孩子死于非命吗?也许这一情节就是为了显示梁山好汉并不是好人而故意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