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故事

一意孤行

字體:16+-

在西漢時期,有一個人叫趙禹,他博采眾長,學富五車,經過很多年努力,成為太尉周亞夫的屬官。有一天,漢武帝劉徹聽說了趙禹,叫人拿來他的文章一看,果然寫得非常好,於是大加讚賞。

漢武帝大聲說:“這篇文章確實難得,裏麵的立意十分深刻,發人深省呀!”

漢武帝立刻命人封賞,沒過多久,趙禹便成了禦史,後來,他成了太中大夫,漢武帝對他說:“你與太中大夫張湯兩人共同修改法律內容。”他們倆製定了很多法律,對官吏行為進行約束,他們或是按照漢武帝的命令,對法律內容加以完善,或是做出適當調整。

大部分官員因為害怕觸犯國家法律,經常請趙禹吃飯,或是邀請他赴宴,對他說:“你製定的這些法律可以適當留有空間。”但趙禹不太熱情。

這些官員便認為他非常傲慢,甚至擺官架子。沒過多久,趙禹和張湯經過長時間的考量,出台了以下法律:對於官員知情不報的,按照“知罪不舉發”定罪;或是官員犯罪的,對其施行連罪法,約束官吏。

消息放出來以後,官員們一下子慌了,公卿們便對趙禹勸說了很久,希望他能夠考慮考慮,製定的法律不要太過嚴苛。公卿們甚至親自送禮到他家裏,但趙禹卻沒有理他們,也未提及法律的事,直接忽視公卿們的請求。公卿們便起身走了,趙禹讓他們把重禮帶走。

如此,趙禹便給人們留下了廉潔正直的印象,有人問他:“你為何不考慮他們的看法呢?”

他說道:“我拒絕公卿們的請托,隻是希望能夠自己決定法律內容,而不是受他人影響。”

成語寓意

一意孤行比喻一些人做事情不考慮客觀條件,或是忽視他人的需求,獨斷專行。

近義詞 執迷不悟、獨斷專行

反義詞 順風使舵、博采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