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青春獻給你

與書齋老師談《我把青春獻給你》

字體:16+-

書齋老師讀了我很多本書,亦寫了很多讀後感,讓我非常感動,每每想寫一點讀後感的讀後感,但又總感覺有自我張揚之嫌,便一再放下。記得書齋老師在讀完《女市委書記的男秘書》以後,寫出了近萬言的評論,我便按捺不住寫了《與書齋老師談【女市委書記的男秘書】》,說出關於那本書的自我感覺與初衷,其實全是因書齋老師的評論有感而發。此次便又是故伎重演了。

《我把青春獻給你》這本書所記述的所有故事全有來源和原型,無一是無中生有的杜撰。隻是其中一些細節被我添枝加葉了。也為了營造氣氛,烘托人物,或為了把故事講完整。我寫的其他長篇小說,有些屬於被一個人或一件事觸動,於是,調動所有生活積累,滔滔不絕地講出一個完整故事。而《青春》這本書不是。部隊的生活是有特定環境和路數的,完全脫離實際的閉門造車,或完全隨意的信馬由韁是寫不好,也幾乎是沒法寫的。

早先,這本書的前身《那年,那些兵》出版後,很多當過兵的,和部隊現役的軍人看了以後,均表示十分信服,我寄到部隊英雄二連兩本書,他們組織全連傳閱,然後書就被團政委拿走了,我不得不再寄。後來我回部隊參加二連的紀念活動,團政委還專門與我談起這件事,說對那本書愛不釋手,而且,書也不在他手裏,是別人從他手裏借走再也沒有送還。我後來再寄的書,就被二連指戰員收藏在連隊榮譽室的玻璃櫃裏了。其實,那本書隻是雛形,《青春》才是這本書的完整版。我有幾個QQ群是老部隊38軍戰友建的。2013年10月11日,QQ名叫“大校的女兒”的(原保定38軍軍直的馬寧,1976年兵)戰友,在早晨08:04留言道:“岩波您好,您的大作《那年,那些兵》我正在拜讀,隻是正逢雙節亊情活動多些,沒有讀完呢,看了一部份,感覺生動,又非常真實,就象發生在部隊大院裏,和我身邊的事和人一樣,非常親切,真不愧是佳作。今天見到岩老師非常高興,順便說上幾句。今後一定多多向您請教,祝您身體健康。敬禮!”她比我晚當一年兵,估計比我小兩三歲。那時候女兵入伍一般比男兵早。我在將《那年那些兵》改寫為《青春》的時候,原打算刪掉前麵三個小女兵的唧唧歪歪整小林琳和談戀愛的故事,但看了這位女戰友的留言,我放棄了這個想法。使《青春》成為現在的樣子。北京一位在部級研究中心工作的朋友荊素琴看完這本書說:“這本書其他都好,就是裏麵的小林琳讓人膩歪,這個人忘本。”但我在《青春》裏沒對小林琳的情節做改動,因為小林琳做為配角,能夠引起讀者的膩歪,也說明這個人物立起來了,怕就怕味同嚼蠟,既引不起讀者讚賞又引不起讀者反感,那就成為可有可無的累贅了。那樣的故事或人物就應該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