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四季》
二〇〇九年。聯合國將其確定為國際天文年、國際天然纖維年、國際和解年,以及大猩猩年。此外,這一年也恰巧是亨德爾辭世二百五十周年。人們有手機、iPod、臉書、YouTube、Napster、iTunes,還有名為“重逢網”的社交網站。數字音樂的銷售量已遠遠超過CD。沃爾沃斯、淘兒唱片、普羅唱片行以及上百家獨立小型唱片行都已盡數歇業倒閉。如同先前的黑膠唱片與卡帶,CD也已式微。
然而處處都是音樂。超市、商場、地鐵,酒吧、餐廳、電梯、醫院。打給銀行,在等待通話期間,她能聽見管弦樂版的《昨日》。就連在牙醫診所都能聽見音樂,有一回是巴赫,男醫生在給她補牙時放著《哥德堡變奏曲》。每次搭公交車,她都能聽見咚咚的樂聲從隔壁乘客的耳機中傳來。
伊爾莎·布勞克曼在慕尼黑郊區的一家小小的利多超市購物。她要買的東西不多,隻有一條麵包、幾片火腿,還有第二天的夥食。每次看見自己所需的東西那麽少,自己的購物籃與其他人巨大的推車相比顯得那麽空曠,她心裏總會一陣訝然。她穿著件綠色外套,係著條白綠雙色的圍巾,下半身則是件飄逸的寬腿褲,腳上配了一雙精致好鞋。長及下巴的發絲銀黑交雜,但近來她常用母親的骨梳綰起頭發,隻是仍和過去一樣,頭發常毫無預警地鬆散垂落。
那是個料峭的秋日。雲層濃密,沒有任何想要移動的跡象。她和附近幾名居民寒暄招呼,他們都知道她的工作(小提琴老師),也知道她膝下無子,但有許多常會令她放下手邊一切趕去照料的教子、教女。人們知道她生活愜意,經濟還算寬裕。(無須問,從她精心的裝扮上就看得出來,連去利多超市她也穿著體麵。)事實證明,當她將自家公寓放上市場出售時,房價相當可觀。原本貧窮寒磣的地區已變得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