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思維

後 記

字體:16+-

不要紙上談兵,去做了以後,你才會懂

OKR工作法的確具有給組織帶來巨變的效果。這是被很多世界級的企業和目前依舊能維持行業龍頭地位的企業證明了的事。

我在初次接觸了OKR的知識以後,就迫切地期望能將這一“特效藥”引入團隊或組織,那將是多麽幸福的事啊!但是,在實際嚐試去引入的時候,卻並不如想象般順利。明明都是按照介紹OKR工作法的書籍中所寫的那樣去操作的,卻沒有取得成果。是因為投入的時間不夠嗎?於是,我靜靜地在一旁等待,結果還是毫無改變。我之前一直相信OKR是萬能的工具。但是,在引入團隊中以後,它卻像一把生了鏽的鐮刀,讓那個時候的我感覺它毫無用處。我自己的這段失敗經曆,恰恰體現了“想”與“做”之間的差異。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人能成功地運用OKR給周圍的人帶來幸福。但是,也同樣有人找不到團隊的目標,失去了對團隊的控製,最終一事無成。二者的區別到底在哪兒呢?答案就是,僅僅在讀過幾本書以後,便對“我能做到”這件事產生了過度的自信。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有誤解。無法應對實際情況的變化。不能做出創新,沒有將書上的知識轉變為自己的東西……

本書中介紹了運用OKR工作法和KPTA反思法來達到組織的“目標”的流程。但是,就像我曾經曆過的那樣,本書中的方法也並非適用於任何組織。你必須多下功夫,去不斷地反思和改善這些方法。要時刻在頭腦中意識到“想”與“做”的差別。隻有你堅持做出改進,才能發現規律,從而取得成果。

福井縣有一處禪修的名所——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這所寺院裏刻著開宗鼻祖道元禪師的教誨:“禪意需經修行方可現之。”

“知道”和“懂得”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僅僅是“知道”,但不去實際操作的話,依然算不上“懂得”。就好比,隻靠看醫書,是不可能治好病的。同樣,隻有通過實際的修行,才能真正參透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