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教授年逾六十,跟老伴儿住在郊外的一栋复式别墅里,有空的时候就搞搞学术,写点儿论文发表,日子过得倒也算惬意。
唯一让闫教授苦恼的,就是老伴儿这人有些迷信。
例如一楼大厅的那盏灯,闫教授的老伴儿就盯得紧紧的。
她经常说,那盏灯刚好在一楼大厅的正中央,一盏灯就可以照亮整个大厅和窗外,代表着前途光明。
可是质量再好的灯,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坏。
好巧不巧,这天闫教授正在书房里赶论文,大厅的灯就坏了。
“老闫,你赶紧去买个灯泡回来。”
闫教授的论文刚好写到紧要关头,可是他知道老伴儿的脾气,两人结婚这么多年了,她一直都是说一不二的。
此时外面天都黑了,闫教授还想做一下最后的挣扎:“这大半夜的,超市都关门了,我明天再去行不行?”
不出所料,闫教授的请求立刻被驳回。
他只好放下手中的论文,摸着黑出去买灯泡。
刚转过街角,闫教授就看到了一个卖灯泡的。
这人有些奇怪,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褂,戴着一顶皮帽,在摆地摊。
这是别墅区,平时根本没人来这里摆地摊,而且闫教授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个人。
正在闫教授琢磨要不要偷个懒,在这儿买个灯泡回去交差的时候,那人主动叫住了闫教授。
“老先生,您是要去买灯泡吧?”
闫教授一愣:“你怎么知道?”
那个奇怪的人笑了笑:“我刚才看到你家一楼的灯灭了,估摸着应该是灯泡坏了。这大晚上的,您这么大岁数还是别折腾了,我送您一个吧。”
听了他的话,闫教授就放下了戒心:“你也不容易,哪儿能不给钱呢?”
那人将灯泡递给闫教授:“今天赶上了,也算是这灯泡跟您有缘,拿着吧。”
闫教授也就没再推辞,拿着灯泡就回了家。
踩着椅子装好灯泡,闫教授得到了老伴儿的称赞。
他倒不在意老伴儿的这几句夸赞,他在意的是终于可以安心去写论文了。
老伴儿试了几次,确定灯泡没问题了,就关好灯,上楼睡觉去了。
夜渐渐深了,就在他聚精会神写论文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拍门声。伴随着拍门声,传来了一个年轻姑娘的求救声。
安静的深夜,一个女人撕心裂肺的求救声,听着有些刺耳和恐怖。
闫教授的心瞬间提了起来,他将论文放好,扶了扶眼镜,起身出了书房,走到一楼客厅,朝着入户门的方向看了看。
“有人吗?救救我!开门啊!”
到了客厅,拍门和求救的声音更加清晰了。
此时,门外与他一门之隔的地方,一个年轻姑娘正在被危险包围,如果他打开门,那个姑娘就会得救,可是,他自己也面临着不可预估的危险。
闫教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急得在门口来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