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

二、打造公眾形象

字體:16+-

可是,僅僅提高門第是不夠的,當年,王皇後的門第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無懈可擊,可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被廢的命運。那麽,究竟怎樣才能永遠保住皇後的位置呢?武則天決定進一步提高自身聲望,讓大唐的臣民知道,她最有能力、最有資格做他們的女主人。怎樣才能提高自身聲望呢?武則天決定先提高自己的出鏡率,讓普天之下的百姓都加強對她的認識。為此,她承擔了兩項大的禮儀活動。

第一項就是躬行親蠶之禮。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男耕女織。皇帝就是天下農夫的表率,因此在國家典禮中有親耕之禮,就是皇帝親自種田,顯示對農業的重視。同樣,皇後也有親蠶之禮,就是親自養蠶,表示對家庭紡織業的重視,做天下婦女的表率。這個禮儀是國家大典,非常隆重。在舉行典禮之前要先行齋戒五天。真正行禮那天,皇後天不亮就要起床,在儀仗隊的護衛之下出宮,到提前安排好的先蠶壇,所有的內外命婦均須隨行。因為這個儀式太複雜、太累人了,所以沒有多少皇後親力親為。唐高宗的王皇後好歹也當了六年皇後,卻從來沒有履行過這個職責。但是,馴獅子驄出身的武皇後可不想放過任何一次出鏡的機會。要想出風頭,就不怕吃苦頭。從顯慶元年(656年)開始,武則天共五次行親蠶之禮,比唐朝任何一位皇後都更加盡職盡責。皇後出行自然要有內外命婦跟隨。武則天每次都要率領內命婦如天子妃嬪、太子妃嬪,外命婦如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王妃、誥命夫人行禮,在她們麵前混了個臉熟,彼此增進了感情。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提高了她在公眾前的知名度和好感度。可惜那時候沒有報紙,否則天天可以上頭版頭條了。

武則天要出的第二個風頭是衣錦還鄉。楚霸王項羽說得好,富貴而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當年楚霸王因為非要衣錦還鄉,還要把都城遷到故鄉,所以吃了大虧,還落下了楚人沐猴而冠的笑柄。可是世易時移,武則天此時還鄉卻大有收效。就在顯慶四年(659年)十月,在處置完長孫無忌案件之後,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前往東都洛陽散心,次年二月又從東都北上,巡遊並州。並州是李唐龍興之地,當年李淵就是從這裏起兵,一路打到長安,當了皇帝。現在李治到來,當然要緬懷一下先烈。但是對於武則天來講,並州的意義就不一樣了。這裏是她的祖籍,父親死後,她在這裏度過了人生中最暗淡的歲月。現在時來運轉,終於輪到她大顯威風了。俗話說,誰笑到最後,誰就笑得最好。武則天大擺酒宴,歡會親鄰。皇帝李治也給足了她麵子,特別下詔並州八十歲以上的婦女頒授五品郡君,給老太太們一個榮譽頭銜。並州當年好風光,兩個人足足旅遊了兩個月才打道回府,給人留下親民形象的武則天一下子大放異彩。通過這一係列活動,武則天的人望空前提高,一個美麗大方而又和藹可親的國母形象樹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