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越發現,那些總是追求完美主義的人,最後過得都挺一般,甚至,從來沒看到他們真正意義上做出完美的事情。那天我看《哈佛商業評論》,裏麵有一句話:追求卓越型的完美主義者(excellence-seeking perfectionism)對所有事情都是高標準、嚴要求。問題是,他們不光是希望自己表現“完美”,對其他人也同樣抱有極高的期待。所以你會發現,在職場上和完美主義者一起共事,往往會特別累,他們永遠在跟你糾纏細節。
不僅如此,很多完美主義者都備受拖延症困擾,因為他們不敢接受“不夠完美”,所以總是把事情拖到不得不做的時候再做。而一做,往往又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細節上,到頭來還是把事情弄砸了。
什麽時候,追求完美在工作和學習中開始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原因很簡單,因為完美不是一開始對自我的要求,而是在行動中不斷調整得到的。
我想起我的一位好朋友,他什麽都不去做,隻會拚命地說、拚命地想,然後每次一做,都千瘡百孔、漏洞百出,接著就是自信心被打擊,最後又回到了原點,繼續想象著如何完美開始。
直到今天他還是這樣,成天一副自己什麽都知道、什麽都明白的樣子。最可怕的是,他還指責別人,說別人做得不好。
人總在思想中追求完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完美的事情本身就不存在,就算存在,也應該是在行動中逐漸調整出來的。
《哈佛商業評論》也提到了一個方法:要從追求“必須完美”(perfect),變成追求“夠好就行”(good enough)。重要的是,你要做點兒什麽。
就好比你在考研的路上,總是去想,卻從來不做點兒什麽,這是很危險的。
高手永遠追求完美,但同時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高手從不停在想象中。他們先去做,做著做著,就知道怎麽前行了,一邊做一邊去調整,這才是高手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