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故事

本生和基爾霍夫

字體:16+-

像座質地優良的舊式時鍾,本生過了一輩子安閑的、沒有波折的生活。本生從來不知道什麽叫貧困,可也沒有發財致富的念頭。聲望也好,藝術也好,他都沒有興趣,他隻知道自己的科學,此外什麽也不管。

他不是像舍勒或戴維那樣自學成功的。他的父母從小就讓兒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的環境,也在鼓舞他研究科學。

他的出生地——德國哥廷根城——就有一所世界馳名的大學,那個城市是在科學的哺育下發達起來的。假如說,港埠吃的是海洋的飯,療養城吃的是病人的飯,那麽,這個小城市吃的就是科學的飯。本生的父親是哥廷根大學的教授。自然,一位可敬的教授的兒子,又很有才能,到時候也成為學者,是不足為奇的。

1828年,本生17歲,讀完了中學,升入大學。3年後,成了一位科學博士。此後,他就漫遊歐洲。

本生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或坐馬車,或步行,從這一城遊曆到那一城,從這一國遊曆到那一國。他訪問過各種工廠,其中有冶金的,有化工的,有製糖的。他下過釆煤的礦井,也上過積雪的高山。他拜訪過德、法、瑞士和奧地利的名化學家。在法國聖埃蒂安,還平生第一次看見了一件有趣的新玩意兒——不用馬拉就能沿著鐵道奔馳的火車。

回到故鄉哥廷根以後,這位年輕的博士用不著多加考慮,馬上踏上了父親走熟了的老路。他當上了大學副教授,講授化學。

這是1834年的事。從那年起,講課,上實驗室,再講課,再上實驗室,就成了他終身不變的生活方式。

他25歲怎樣度日,到了50歲還是那樣度日;50歲怎樣生活,到了70歲還是那樣生活。早晨,天剛亮,就坐到桌邊寫寫算算,檢查實驗的結果,接著就去上課。下了課,上實驗室,直到中午才離開實驗室吃午飯。飯後,同朋友一道去散步,然後又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