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律的胜利给门捷列夫带来了国际荣誉。在外国,许多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的学位,许多科学院和学术团体选他为会员。英国科学家邀请他去伦敦做公开的法拉第演讲,这种演讲,按照英国的惯例是只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才配做的。英国还赠给了他一枚戴维金质奖章。
可是他的祖国呢,那时正处于残暴而又落后的专制政体之下。因此,门捷列夫在国内就没有得到应得的礼遇。更坏的是,沙皇的走狗们还对这位伟大化学家肆意侮辱。
在俄罗斯帝国科学院的选举中,门捷列夫的候选人资格没有通过。结果,这位最有才能的俄罗斯科学家一直没有当上院士。后来,沙皇政府的部长捷里亚诺夫又把门捷列夫撵出了大学,原因是门捷列夫不该“胆大包天”,替学生们向他转递改善大学制度的请愿书。于是这位举世闻名的老科学家,竟有好几年连使用实验室的权利也被剥夺掉,以致无法进行研究工作。
门捷列夫从来不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他是一位满腔热血的爱国者,总想把力量和才能全部用来为祖国谋福利,可是他的一些切合实际的建议差不多全都被人当作了耳边风。
那时候,高加索的石油工业正在开始繁荣,门捷列夫曾好几次谈到石油是最宝贵的化学产品,应该合理利用。他说,用石油来烧锅,等于用纸币来烧锅,他希望石油的开采和加工能够按照全部的科学规则来进行。可是谁也不听他的话,业主们强盗似的开采了石油,又浪子似的糟蹋它,一点也不想想将来。
门捷列夫到处谈论着俄罗斯需要强大的化学工业,但是直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夕,俄国还只有少数几家小型化工厂——使用的机器马力很小,其他的设备也不完善。
门捷列夫一直在梦想着探究同温层,有一次,还撇开驾驶员独自一人乘气球升入空中。他要求征服北冰洋、大北海道,还草拟了破冰船的计划。来到乌拉尔煤矿区之后,门捷列夫提出了他那煤的地下气化的想法:建议在矿内把煤直接变成可燃气体,说这样可以使矿工们摆脱地下采煤的繁重劳动。
但他这些美妙的想法和计划,没有一个人支持,沙皇政府的官吏们和资本家们只对高官、肥缺、暴利感兴趣,至于祖国的福祉、科学技术的发展,那是谁也不关心的。
在门捷列夫去世许多年以后,社会主义革命使俄罗斯获得了新生的时候,这位俄罗斯大科学家的理想才开始变成现实。
(1) 比重就是一种物体的质量相对于它的体积的比例,一般都是用1立方厘米含有若干克来表示的。水在4摄氏度的密度为1克/厘米3,因此密度的数值又表示某一物体的质量是同体积水的质量的几倍。铁的密度是7.8克/厘米3,意思是说,1立方厘米的铁要重到1立方厘米水的7.8倍。——原注
(2) 周期律发现后差不多过了五十年,才查出一种化学元素的原子不一定都是一样重。许多元素都有变种,也就是所谓的同位素。有的同位素的原子比较轻,有的比较重,但它们的化学性质都相同。例如:自然界中的氧,如果有100000个是同位素氧-16的原子,就有40个是同位素氧-17的原子,200个是同位素氧-18的原子;最轻的元素氢也有两种同位素,氘(原子量为2)和氚(原子量为3),自然界中的氢有100000个原子量为1的氢原子,就有15个原子量为2的氘原子,至于氚这种氢的同位素,有放射性,在自然界中遇不到。一切元素的原子量都是由两项条件决定的,一项是它的同位素的原子量,另一项是这些同位素在自然界互相混合的对比关系。——原注
(3) 除了铀-238以外,自然界中还有两种铀的同位素,它们的原子量是235和234。少到同位素铀-238的1/140的铀-235,在原子能的释放上起着重大的作用。今天,铀已经不是化学元素行列中的最后一个了。——原注
(4) 伍尔兹(1817—1884),法国化学家。——编者注
(5) 列科克(1838—1912),法国化学家,他在1875年发现了元素镓。——编者注
(6) 温克勒(1838—1904),德国化学家,他在1886年发现了门捷列夫所预言的元素埃卡硅,命名为锗。——编者注
(7) 详情见第五章《新发现》一节。——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