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喪致乎哀而止:任何情緒表達,都需要適度

字體:16+-

子遊曰:“喪致乎哀而止。”

這段話承接了宰予和孔子的一段爭論。

宰予認為,為父母守孝,一年就夠了。孔子卻認為,一年不夠,至少要三年。

子遊說這句話,與宰予和孔子的討論未必發生在同一時期,但是我們能夠明白,守孝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每家每戶總有一天要麵臨如何守喪的問題,這對古時候的年輕人來講,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

子遊講了他的觀點:“喪致乎哀而止”。“居喪”的時候,隻要能夠充分地把自己的哀思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實際上,這對三年之喪產生了挑戰。三年確實是時間太長了,大家受不了。

“哀”和“慟”這兩個詞是不一樣的。“哀”是憂傷的感覺,“慟”是大哭的狀態。

子遊認為,人能夠把自己的哀傷適度地表達出來就夠了,儒家並不倡導過分地悲慟。

孔子在顏回去世了以後,哭得很難過。旁邊有人勸:“夫子何故慟成這樣?”孔子說:“我不為這樣的人哭,為誰哭呢?”孔子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麵對顏回的去世,他不再像以前一樣控製情緒了。

其實,儒家很講究情緒控製,提倡內斂的表達。

很多人遇到變故之後,特別傷心,這當然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難過得太過分,讓情緒泛濫,到了慟哭的程度,那就說明你在乎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自己的同情。隻有當你情緒的觸發點是對自己的同情,你才會難過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