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古詩文,吃透現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三年級)

閱讀主題05:應知世間有悲苦

字體:16+-

《憫農》《賣報歌》《賣火柴的小女孩》

古詩文

憫農

宋·楊萬裏

稻雲不雨不多黃,

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

更堪歲裏閏添長。

解讀

◆大意

久旱不雨稻田糧食歉收,寒霜早來令蕎麥不結實。

已料到今冬要忍饑挨餓,更難忍逢閏月冬日漫長。

◆解說

詩人因為父親病重,返回江西吉水老家,見到農田遭災。因為天旱,稻田收成很差,又遇見霜凍,蕎麥也結不出種子,農民難以度日。中國古代使用的曆法,為了對應太陽的周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閏月”,這一年又趕上十一月的閏月,這饑寒交迫的冬天更加漫長了。他為百姓的處境感到深深的憂慮,寫下了這首詩。

現代文

賣報歌

安娥作詞 聶耳作曲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報,一麵走,一麵叫,今天的新聞真正好,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大風大雨裏滿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滿身的泥水惹人笑,饑餓寒冷隻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耐饑耐寒地滿街跑,吃不飽,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誰告,總有一天光明會來到。

解讀

這首歌的誕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1933年,音樂家聶耳在上海結識了一個名叫“小毛頭”的女孩。小毛頭剛十歲,家庭貧苦,靠賣報為生。有一天“小毛頭”餓得頭昏眼花,在路上摔倒,頭上起了個大包,手上的報紙散亂一地,她坐在地上大哭起來。這時一個陌生的叔叔扶她起來,把弄髒的報紙都買走了——這人就是聶耳。聶耳十分同情“小毛頭”的遭遇,就找來作詞家安娥,合作創作了這首《賣報歌》。

連讀

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述了一段令人心碎的悲慘故事,你在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一定也會對小女孩抱以深切的同情,你是否為她流下了眼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