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鐵經典第2輯:少年維特的煩惱

譯後記 Nachsatz

字體:16+-

《維特》與歌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傑出的詩人、作家、學者和思想家。他以自己長達60餘年的辛勤勞作,給德國和人類留下了一筆豐富多彩、光輝巨大的精神財富。他對德國和人類文化發展的貢獻極大,當今世人把他看作繼但丁和莎士比亞之後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他的主要作品詩劇《浮士德》,被視為歐洲自文藝複興以來300年曆史的總結,人類的自強不息精神和光明燦爛的未來的壯麗頌歌。可是在生前,歌德之為歌德,他之所以享譽世界,卻並非因為已出版的《浮士德》第一部或如《威廉·邁斯特》似的其他長篇巨著,而主要由於一本他在年輕時寫的薄薄的“小書”——《少年維特的煩惱》(簡稱《維特》)。

《維特》不隻在歌德眾多的著作中占著突出地位,而且與他本人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有著密切關係。晚年,歌德在其回憶青年時代的生活的自傳《詩與真》中說,他的作品“僅僅是一篇巨大的自白的一個個片段”。《維特》無疑是這些“片段”中最富深意的一個,它直接反映著青年歌德的生活經曆,字裏行間處處打下了他的思想感情的烙印。

歌德生長在仍處於封建割據狀態、政治和經濟都很落後的德國。他的故鄉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是一個享有獨立地位的所謂帝國城市。商業比較發達,卻仍保留著中世紀森嚴的等級製和其他陳規陋習。其父卡斯帕爾·歌德是城裏一位富裕市民,盡管廣有家財,學識淵博,獲得過法學博士學位,但還是遭到處於支配地位的貴族的蔑視,想在不領薪俸的條件下謀一個市政府的官職而不可得。一氣之下,他便花錢從帝國皇帝卡爾七世處買來一個皇家顧問的空頭銜,終身被迫賦閑在家,隻好借收藏書畫和用意大利文撰寫早年去意大利的遊記消磨時日。他39歲時才與家境清寒的市長的女兒結婚,此後便更多地把精力傾注在對自己年輕的妻子以及子女的教育上。這樣的家庭出身,一方麵使歌德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夠過一種無凍餒之虞的悠閑生活,另一方麵也讓他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對於封建等級製度和腐敗的貴族社會的厭惡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