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宋朝

舌尖上的宋朝

字體:16+-

在中國飲食史上,兩宋是一個曆史性的轉折期,中國人的食物開始從匱乏向豐盛過渡。良種水稻的引進、農田的開發、精心育種以及深耕細作技術的推廣,讓人們從大自然獲得了更豐厚的饋贈。在北回歸線附近溫暖的陽光下,農作物創造出了更豐富的食材,並通過發達的市場網絡輸送到各地。平民的飲食習慣在這個時期從二餐製演變成三餐製。

擺脫了饑餓威脅的人們有了更閑適的時間、更從容的心思來琢磨飲食,研究烹飪之道,發明各種美食,以滿足舌尖上的享受。現在我們能夠品嚐到的火腿、東坡肉、涮火鍋、刺身(宋人稱為“膾”)、油條、湯圓、爆米花、各式糕點等美食與小吃,也是發明或流行於宋朝。

北宋趙佶(宋徽宗)《文會圖》(局部)中的宴會美食

湖北黃州,在11世紀還是一個“蠻荒之地”。“一肚子不合時宜”的蘇軾在這裏度過了他一生中的第一個低潮期。因為“烏台詩案”,他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一個低微而沒有多少實權的閑職。但這位樂天派的詩人決心從平淡的生活中找出人生的樂趣。品嚐一次美食,顯然可以讓黯淡的世俗生活煥發出舒心的光彩。

東坡肉,中國人食譜上最常見的一道菜式,以味醇汁濃、肥而不膩、入口香糯而讓吃貨們食指大動。今天的人們相信,這種成功地將油膩的豬肉轉化為醇厚美味的烹飪技術,正是蘇軾在黃州發明的。東坡,是黃州的一塊撂荒舊營地,蘇軾在這裏開荒耕種,親近自然,自號“東坡居士”。

宋朝的黃州人,尚不知道經過神奇的烹調,一塊普通的豬肉在火與酒的複雜作用下,可以散發出誘人的美味。“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在生性嗜好豬肉的美食家蘇軾看來,這無異於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