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盜墓圖誌

令人驚歎的地下寶庫

字體:16+-

對生命的眷戀和對死亡的恐懼,使人類造就並接受了靈魂不滅的美麗神話。這個美麗神話的直接結果就是事死如事生現象的產生。於是,在尋找到自己的最終歸宿——墳墓之後,人們便將其視為“新家”而大加裝飾,厚葬之風愈演愈烈。秦始皇陵未得開掘,其中珍寶自不得知,但據《史記》載:“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漢代皇帝將天下稅收總數的1/3用來建陵,故漢陵中藏品十分豐盈。漢武帝茂陵中除無數金銀珠玉外,還有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等“凡百九十物,盡瘞臧之”。西漢赤眉軍挖掘茂陵,數以萬計的義軍搬運數日,但“陵中物不能減半”。其所穿的“金縷玉衣”(用幾千塊玉片以金絲綴合而成的衣服)與別的皇帝不同,他別出心裁地在玉片上又雕刻出蛟龍、鳳凰、烏龜、麒麟等祥物,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其諸侯也穿“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死時用“銅縷玉衣”。1968年,在河北滿城發掘出中山靖王之墓,他和妻子都身著“金縷玉衣”。其中劉勝的玉衣長1.88米,用1100克金線連綴2498塊大小不等的玉片製成。目前發現的漢代“金縷玉衣”就有20多套。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其珍寶因未開掘而尚未得知。僅就其陪葬墓來說,雖早年被盜,但出土的各類文物仍達4000多件。如章懷太子墓出土的三彩鎮墓獸、官宦俑、武士俑、鞍馬、駱駝等,身材高大,釉色亮麗,屬唐俑精品。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墓中的金、銅鎏金、玉飾品,形狀多種多樣,雕刻非常精細。墓內還有許多壁畫,內容豐富,是研究唐王室貴族生活和古代繪畫藝術的珍貴材料。

明神宗朱翊鈞定陵,其寶物數不勝數。在他的頭旁,放著一頂翼善冠,是用純金細線織成的,重800餘克。上有兩條累絲金龍盤繞,為世所罕見的“無價之寶”。在皇後的4件鳳冠上,綴滿了金龍、翠鳳、花鳥連理。其中的一頂,上有金龍12條、翠鳳9隻、博鬢(鳳冠後麵的翼,由珍珠串飾而成)3對。在龍鳳之間,綴滿了珠玉寶石,其中的一頂綴珍珠2300多粒、各色寶石150多顆,可謂“稀世之寶”。在出土文物中,還有一種叫作“寶花”(衣帶上的飾物)的珍品,上麵鑲嵌著“貓兒眼”“祖母綠”等極貴重的寶石。貓兒眼俗稱“夜明珠”,對光線的反應十分奇異,可在中央形成一束晶瑩的明藍色光柱,像貓的眼睛一樣,故又稱“貓眼石”。這種寶石,在自然界罕有,隻產於今斯裏蘭卡的個別地方。據說在明代,豆粒大的一顆,就價值千金。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這些寶花,有的竟嵌著拇指般大的貓眼石,其價值難以計算。另外,像金銀玉瓷、木俑漆雕、成匹的綾羅綢緞有數千件,件件巧奪天工,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