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盜墓圖誌

洛陽鏟:盜墓賊的傳家寶

字體:16+-

在現代考古鑽探中,考古學家們使用的洛陽鏟皆為鐵質,鏟頭刃部呈月牙形,剖麵為半筒形,有大小不等的多種型號,長度一般在20~40厘米,直徑5~20厘米。考古人員應用的鏟頭多為30厘米,直徑6厘米。這種型號的洛陽鏟裝上富有韌性的木杆後,可打入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提起後,鏟頭的內麵會帶出一筒土壤。通過對土壤結構、顏色和包含物的分辨,可以判斷出地下有無古墓、墓內棺槨狀況及陪葬品等情況。此類探鏟之所以又稱洛陽鏟,是因為產地在洛陽。

作為沿革千餘年的十三朝古都,洛陽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曆代有權有勢的帝王將相、達官貴人,連同敲邊鼓的士大夫,夢想死後仍像活著時一樣騎在勞動人民頭上做官當老爺,作威作福,極為重視墓穴的修建和厚葬,直弄得洛陽四周古墓遍地,多如牛毛。其中等級最高、密度最大的墓葬區便是洛陽郊外的北邙山。這片看上去並不算雄奇峻秀的山崗,被視為埋藏死人的風水寶地。自東周開始,一代代豪門顯貴無不以死後葬於邙山為最高榮耀,凡有權勢者生前便請風水先生赴邙山踩點探穴,搶奪地盤建造墳墓。到了唐代,整個邙山已是陵墓遍布,難有插針立錐之地了。唐代詩人王建遊洛陽時,曾有一首名為《北邙行》的詩,道出了當時的情形:“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此詩記載了這段真切樸素的史實。也就是說在王建活著的那個年代,邙山墓葬之多、之盛、之擁擠,已到了拿著一堆黃金都買不到一塊停棺之地的程度了。

很顯然,地老天荒的邙山不再像割掉的韭菜一樣瘋長,而貴族士大夫,卻在連綿不絕地伸腿斷氣,並向邙山雲集而來。麵對這種緊迫逼仄情形,後來者的處理方式是,或明或暗地將時代久遠的墓葬挖開,索其財物,拋棄骸骨,占其地盤。將地下穴位重新裝修、粉飾一遍後,即可“入住”。曆史上還可以看到發掘前代墓葬之後,直接占用原有墓壙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