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

第四節  清代實物

字體:16+-

清代建築現存者多,雖經二百餘年之長,其間,結構方麵變化極微,蓋因數千年來,變化已達極點,又因《工程做法則例》之刊行,遂呈滯定狀態。故此期間實物,其堪注意之點乃在其類別及全局之布置。茲就實物大致分論之。

一、宮殿

(一)北平故宮(61)(62) 現存清代建築物,最偉大者莫如北平故宮,清宮規模雖肇自明代,然現存各殿宇,則多數為清代所建,對照今世界各國之帝皇宮殿,規模之大、麵積之廣,無與倫比。

故宮四周繞以高厚城垣,曰“紫禁城”。城東西約七百六十米,南北約九百六十米,其南麵更伸出長約六百米,寬約一百三十米之前庭。前庭之最南端為天安門,即宮之正門也。天安門之內,約二百米為端門,橫梗前庭中,又北約四百米,乃至午門,即紫禁城之南門也。

紫禁城之全部布局乃以中軸線上之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朝會大典所禦也(7)。三殿之後為內庭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更後則為禦花園。中軸線上主要宮殿之兩側,則為多數次要宮殿。此全部宮殿之平麵布置,自三殿以至於後宮之任何一部分,莫不以一正兩廂合為一院之配合為原則,每組可由一進或多進庭院合成。而紫禁城之內,乃由多數庭院合成者也。此庭院之最大者為三殿。自午門以內,其第一進北麵之正中為太和門,其東、西兩廂則左協和門、右熙和門,形成三殿之前庭。太和門之內北為太和殿,立於三層白玉石陛之上,東廂為體仁閣,西廂為弘義閣,各殿閣間綴以廊屋,合為廣大之庭院。與太和殿對稱而成又一進之庭院者,則保和殿也。保和殿與太和殿同立於一崇高廣大之“工”字形石陛上,各在一端,而在石陛之中則建平麵正方形而較矮小之中和殿,故其四合庭院之形製,不甚顯著,其所予人之印象,竟使人不自覺其在四合庭院之中者。然在其基本布置上,仍不出此範圍也。保和殿之後則為乾清門,與東側之景運門,西側之隆宗門,又合而為一庭院。但就三殿之全局言,則自午門以北,乾清門以南實際上又為一大庭院,而其內更劃分為四進者也。此三殿之局,蓋承古代前朝後寢之製,殆無可疑。但二者之間加建中和殿者,蓋金、元以來柱廊之製之變相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