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大家对“成为母亲”这件事有很大的误解,好像只要成为母亲就意味着老了。刚刚生完孩子的女明星出现在公众面前,所有人都会对她评头论足,不是说“眼角皱纹深,脸颊肉下垂”,就是说“眼睛不够亮,状态不够好”“比以前憔悴了、疲惫了”。
我认为,女明星的状态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大众的心态。人们有自由选择是否生育,但请不要给母亲冠以某些特定的标签。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我们不能因为其中的一面就给一个人定性,能者不一定就要多劳,当了母亲不一定就要操心到老。
人当然都会变老,但这只是生理意义上的变老,不是由身份转变带来的。当社会舆论开始转向“当了妈妈就会老”,这将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这种说法不仅不尊重每一位母亲,还会让未婚未育的女性产生焦虑,更有可能影响国计民生。
当然,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想法:当了妈妈之后需要时刻想着孩子,操心的事情多了,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了,自然会变老。
我认为,当了母亲,更要有一个积极向上、年轻乐观的心态。新生命的降临不是在将女性推向深渊,而是在引领女性步入全新的人生阶段,与孩子共同探索出一条健康的亲子关系之路。既然是共同成长,就要尽早抛弃“我老了”的心态,这既是对自己的“解放”,也是对孩子的“解放”。
另外,我也希望社会可以对带孩子的妈妈更宽容一些,而不是以“素质”二字捆绑她们。一个妈妈带两岁的小男孩进女厕,一个年轻姑娘和这位妈妈发生了口角,她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让男孩进女厕,在她眼里只有两性之分,却不知道两岁的孩子尚没有自理能力,妈妈根本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去上男厕。
不亲身经历,永远不会感同身受。所谓隔岸观火,近了尚且能感受灼热,远了也只能算是看了一场事不关己的热闹罢了。
我经常一个人带女儿出去吃饭,邻桌的陌生人曾多次对我们投来厌恶的目光,虽然我女儿并没有做出任何不礼貌的举动,甚至有一次,在我们落座之后,旁边的女孩边看着我们边跟她的男朋友说:“我是不会生孩子的,你要是不接受就趁早找别人吧。”我呼吁大家:请不要因为互联网上个别“熊孩子”的案例,就对孩子产生群体性厌恶。我们的社会需要包容之心,希望大家可以以平常心看待“妈妈”这个身份,正视婚姻制度,也正视自己,不要被网络上一些断章取义的言论影响了“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