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松风工业迎来了一位不懂陶瓷的新主管,不受重用的稻盛和夫愤而离职。离开松风工业之后,稻盛和夫打算自己创业,为此,他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创办了京瓷公司。对于这家新公司的未来,稻盛和夫充满了憧憬,并倾注了很多心血。1959年4月1日,在京瓷正式开工的庆祝宴会上,稻盛和夫直接官宣了公司的发展愿景:“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原町第一、西之京第一、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最终是世界第一。”
面对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这样宏大的愿景,尤其是对于那些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并不觉得27岁的稻盛和夫可以带领一家连厂房都是从股东手里租借来的公司,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在他们看来,或许这只是稻盛和夫的一时冲动。但在此后的管理工作当中,稻盛和夫又数次提到了这个愿景,这时候,大家方才相信他真的就是那么想,也是那么去执行的。
对稻盛和夫来说,设定一个这样的愿景并不是天方夜谭,毕竟京瓷公司最初的核心产品是精密陶瓷,而这是稻盛和夫在松风工业中取得的研发成果,他对于这个项目的研发和市场表现充满了信心。
在擘画了一幅伟大的蓝图之后,稻盛和夫带头努力工作,并说服所有合伙人和员工一起努力,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到京瓷公司当中,努力将愿景付诸实践。正是因为稻盛和夫强大的感染力和领导力,团队拧成了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一年时间内就取得了年纯收益300多万日元的良好成绩。这对于一家新企业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此时,大家对于稻盛和夫的才能由衷地钦佩,并且开始相信他所擘画的蓝图终有一天会实现。
受到鼓舞的员工开始自动加班加点,努力打拼,推动京瓷公司成功变大变强,最终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在引导个人发展或者引导团队发展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打造一个伟大的愿景,需要擘画一个伟大的蓝图,因为蓝图往往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指导性,当人们对未来有着更为清晰的规划,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追求时,往往会爆发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比如,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愿景是否伟大往往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那些目光短视的企业,往往看重未来1~3年的收益,因此在面对市场和客户时,它们可能只是单纯地注重产品的销售,而没有一个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科学的流程,没有一个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动力。而那些对未来有更高期待的公司,那些对自己有着更高要求甚至渴望成为行业领先者的企业,它们从一开始就会打造一个合理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会对技术进步有着更高的期待,会对自己的工作状态有着更高的要求,具有随时随地优化每一个环节的能力。
又如,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出发,当个人的愿景越大时,个人的思维层次可能也越高。愿景的高度往往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层次,愿景越大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人生的规划也大多越出色。稻盛和夫说过:“你在心中擘画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强烈的意志,将作为现象显现,请你首先铭记这个‘宇宙的法则’。让自己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这是我们思考如何度过人生时的一个大前提。因为一颗美好的心灵,特别是‘为世人、为社会’做奉献的思想,就是这个宇宙本身的意志。”
比如在大学期间,多数人所想的是未来找什么工作,拿多少月薪,在什么地方买房,但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与众不同,相比于就业和挣钱,他对于未来有着更高层次的规划,有着更大的愿景和目标,他思考的是一些社会变革以及能够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事业。早在大学期间,他就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重点谈到了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外星移民计划。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计划、超级高铁计划以及火星移民计划。在听到埃隆·马斯克如此宏大的愿景和目标时,别人都笑话他不切实际,甚至在他组建团队时,大家也都对其远景规划将信将疑,认为马斯克不过是在吹牛,在利用自己的滔滔雄辩欺骗投资人给他投钱。
但从日后的发展来看,马斯克几乎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正在逐渐地将自己曾经的梦想变成现实,马斯克的母亲梅耶曾经这样评价他:“如果我有什么想要做或需要完成的事,他通常都会给我一个非常聪明的回答。从3岁开始,他就开始像成年人那样思考问题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天赋,与生俱来。我见过很多天才,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造福于人,也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而埃隆·马斯克却做到了,我们都为他感到自豪。”
稻盛和夫也是这样的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稻盛和夫对自己的要求一向很严,是不会轻易饶过自己的角色。同时,他对自己的团队也有着较高的期待,不允许其团队成员在他面前打马虎眼。企图在他的团队里蒙混过关,滥竽充数,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用他所认定的蓝图或者愿景,去激发出团队成员潜藏的能量,甚至令其团队成员也惊讶于自己竟然会如此能干。领导者提出一个大的愿景,无疑会引导团队向着预期的目标进发。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那样:“如果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成功的景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为提高。当你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时,只要能勾勒出那个景象,就一定能心想事成,达成愿望!”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在做事时,通常会受到内驱力的影响。内驱力包含了物质上的激励,也包含了精神上的鼓舞和推动。当人们设定一个美好而伟大的愿景时,这一愿景往往会对个人和团队的行为产生极大的鼓舞,推动人们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
而在擘画蓝图和愿景时,最重要的是必须直面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真实想法,勇敢做出细致的构想,并对未来始终抱有热烈的期待,唯其如此,才会推动人们爆发出更大的动力和能量,引导人们为了某一个目标而团结奋斗,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仅仅有了愿景而不加以具体规划,并去一一落实,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愿景的设定必须有战略思维的助力,如果没有战略思维的助力,如果愿景的擘画者对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知,那么,其制定的愿景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据此愿景也无法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规划。在这一方面,稻盛和夫做得非常出色,他懂得运用内心愿景的号召力和动员力,但他绝对不会胡乱地擘画蓝图。他对于未来的所有设定,都是建立在他对自己所经营项目的真切理解上,也正是因为他足够理解其所经营的项目,他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和战略规划,带领团队逐渐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