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朝詩人的沉浮人生

9、王昌齡:論一個優秀基層公務員的心酸曆程

字體:16+-

唐代這些大詩人中,若要比誰的出身更低,非王昌齡不可。他沒有任何人可以依仗,全靠自己打拚,王昌齡就是古代版小鎮做題家,更是貧苦戶中的寒窗苦讀的代表。王昌齡在河東晉陽出生,因為他並非出身大族,所以出生年月無法具體考證,側麵說明他的確沒有什麽背景。王昌齡的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王昌齡自然也要跟著務農,白天放牛種地,晚上借著月光讀書,這樣的日子對王昌齡而言已經來之不易。要說其他詩人天賦異稟,多少帶著些吹捧色彩,畢竟他們的天賦全都有優秀的教育體係加持,還有名師一對一教學,或是有良好的遺傳基因,以及幽靜的學習環境。可王昌齡不一樣,他真是地裏刨食吃的人,王昌齡是如何讀書識字的,誰也說不清楚,但過程必定很艱苦,所以他的天賦可不是說說而已。就像是現在貧困落後地區的鄉村學子考上名校一般,過程有多難、多艱辛,隻有自己知道,說他是小鎮做題家很是貼切,他可算是小鎮做題家的鼻祖,靠著自己的才華成為詩家夫子。

二十三歲左右的王昌齡,和很多年輕人一樣,不肯一輩子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下去,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去大城市闖**一番。在唐朝學道可是非常時髦的事兒,就像是現在人學直播,這算是通往財富的一條捷徑。畢竟天家對道教很推崇,大家有理由相信,隻要你在道教這條路上有些名氣,你就有可能麵見天子並得到重用。但是因為學道的門檻低,學的人也多,想要出人頭地,簡直比登天還難,所以王昌齡很快換了一條賽道,決定去其它地方遊曆。古代詩人都喜歡遊曆,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裏路。隻有增加自己的見聞,才能寫出更有力量的文字。

王昌齡在山西窮遊的時候,正趕上玄宗李隆基幸駕河東,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王昌齡怎麽會錯過呢。他趕緊獻詩一首,可惜這首詩就跟石沉大海一樣,一點水花都沒有。他早期的作品的確沒有那麽驚豔,可能是和功底薄有關係。加之他沒什麽名氣,估摸著詩歌也不會真的到玄宗李隆基麵前。總這樣窮遊也不能當飯吃,還是要找個正經工作,他又回到長安。但他一個沒有人脈背景,又沒有名氣的窮小子,能混出什麽名堂來,加上長安的租金很貴,王昌齡哪能承擔的起。正走投無路時,正好在城牆上看到征兵的公告。這讓他眼前一亮,立即決定棄筆從戎,去戰場上打拚一番,沒準能得到重用。二十七歲的王昌齡在西北大沙漠,真真實實的感受到軍營生活,靈感爆發的他,寫了很多邊塞詩歌。越是貧苦痛苦,越是觸及靈魂。此刻的他正經曆著人生中最艱難,最危險的時刻,不過因禍得福,他的靈感迸發寫了很多經典的邊塞作品。人在邊塞,詩歌在夜裏寫下,第二天太陽升起,詩歌便傳頌在軍營中間,引起大家熱議,尤其一首《出塞》更是直接成了詩圈的大爆款,讓王昌齡的聲名大噪起來。終於媳婦熬成婆,成了戰地記者的王昌齡,再次回到長安,他自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名氣,這次肯定能夠得到重用。可歎王昌齡還是太過稚嫩,長安可是吃人的地方,不是捧人的地方。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文憑、沒有錢財,隻想著憑借這點名氣平步青雲,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