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曆史

苦樂南瓜

字體:16+-

文 / 岑嵐

我自小長大的地方出產南瓜,所以我對小時候和青少年時的記憶與南瓜緊密相連。不管我身在何處,看見南瓜就想起了那時候的事,或者是提起那時候的事就想到了南瓜。在我的記憶中,南瓜大部分的時間充當的是艱苦、辛苦和貧苦的“形象大使”。

多年前,曾經有一首《井岡山下種南瓜》的兒童歌曲風靡一時,而我則是早在這首歌誕生的多年以前就已經在井岡山上種南瓜了。幾天前,我到網上去轉悠了一下,竟發現了這首歌,看來現在國內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還在唱。比起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我不禁感慨萬千,“種南瓜的老前輩”的自豪感和滄桑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第一次種南瓜那年我九歲,是井岡山小學的三年級學生。因為生活在“革命搖籃”,“艱苦奮鬥”是光榮的革命傳統,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這一點我們井岡山的孩子從幼兒園時就知道了。“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個精打光”的革命歌謠我們人人都會吟誦,“學老紅軍,做小紅軍”,“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誓言我們早操時日日複習。春天,學校決定全校師生一起出動,把我們位於山坳的新學校兩邊山坡上種上南瓜,以實際行動向老紅軍學習。一聲令下,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全部行動起來,課外活動時原本喧鬧異常的操場沒了人影,全都在山坡上挖南瓜洞呢!一二年級的挖洞任務主要由老師承擔,三年級以上就按小組分工,每個小組挖一個洞。同學們從家裏拿來了五花八門的工具,男同學挖,女同學掏土,沒有工具的就用手扒,或用瓦片撥拉。挖好了兩尺深的洞還要放底肥,肥料就是學校廁所裏的大糞,由男老師和年紀大些的男生挑著或抬著上山坡。蓋上土後,當天的活就幹完了,要等一星期後肥料漚好才能下種。下種的那天非常隆重,每個洞下三顆種子,三名同學每人手捏一顆南瓜籽,尖頭向下插進土中,其餘同學負責撒上細土。以後這兜南瓜就成了小組的“責任田”了。我們每天都要跑上山坡去看南瓜發芽了沒有,發芽後再看牽藤了沒有,牽藤了又看開花了沒有,開花了更看結小南瓜了沒有,結了南瓜還看南瓜長大了沒有等等。並且不時澆澆水,拔拔草,追追肥,培培土什麽的。南瓜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終於到豐收的日子了,我們喜氣洋洋地抬著一個個大南瓜下山。把南瓜放在教室後麵,整整齊齊地摞了兩層。課間時,每個人都去挨個摸一摸南瓜。這麽美了一星期,記得學校把南瓜都送去開什麽展覽會去了,以後就不知道那些南瓜的下落了。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