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缺什麽

危機:內憂外患製造“完美風暴”

字體:16+-

中國經濟的“依賴症”

——魏傑全世界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都出現了問題。

中國經濟的發展,到2008年為止可以說經曆了30年的高速增長。現在人們關注的是:2009年之後,這種增長奇跡是否還能繼續?

魏傑:

這個問題值得深究。不難看到,2008年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就是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對此,歸因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居多,其次就是“周期論”。我個人認為,既不是所謂的經濟周期問題,更不是由次貸危機誘發的。以美國次貸危機來說,它與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在時間點上並不銜接——次貸危機是2008年9月全麵爆發的,而我們企業大量停產實際從2007年底2008年初就開始了。

危機溯源,問題何在?把原因推給美國或是經濟周期顯然不利於我們自我檢討,那麽會不會是我們的戰略有偏差?1998年以後,中國基本靠出口拉動經濟,出口對GDP的貢獻達到40%以上!要知道,全世界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都出現了問題,1987年是日本,1997年是東南亞,都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惹的禍。在中國,這種出口導向型增長方式的問題早在2006年就暴露出來了。當時我們就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出口導向一定是雙順差、貿易順差和資本順差。雙順差的結果是大量外匯流入中國,我們的外匯儲備大幅上升,就迫使央行發行人民幣收購;外匯在中國是不能流通的,必須讓央行收購,央行發行貨幣太多,通脹壓力很大,導致國內經濟不穩。

同時外匯拿在手裏又成了“燙手的山芋”。因為外匯是對外購買力的符號,隻能對外投資;但對外投資都出了問題,無論是買美國國債還是買美國的企業債券,最後都成了中國財富縮水的重要渠道。所以中國的方向是不能搞高度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必須調整。

按說應該是先啟動內需,根據內需調整情況再減少出口,慢慢轉向內需拉動型,實現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