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這個故事的時候,S說,這是個關於死亡、幸福的故事;
看完這個故事的時候,S說,這是個關於青春、成長的故事。
《誰是青春未亡人》,從某年的二月開始,一直陪伴了我七個月,中間曾經無數次的想要放棄;而它,也的確是我所有故事裏,寫得最累、最疲憊、最用心的一篇;每個人物,都曾讓我在午夜裏一次又一次的流淚。
故事從一開始,幾乎就是灰色的,那種晦暗,那種荒涼,當它們不停地流淌出我腦海的時候,我總是會不自覺地難過;寧亮與楊微,最讓我無奈;曉悅與佳怡,最讓我心痛;隋棠與談笑,最讓我疼惜;安然與江童,最讓我傷悲……而這些曾經那麽鮮活的生命,卻漸次的在我筆下死去,漸次安靜地閉上眼睛;然後,當遺書一封接一封的出現在灰色空間那個虛擬的國度裏時,我都會隨著他們悲泣到骨骼震顫……他們的不幸,他們的眼淚,他們的絕望,都曾那麽真實的出現過……
……記得,很早以前便看過美國的一篇報道,某位社會學家預言:在未來的五十年中,全球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的確,當未成年人墮胎、未成年人吸毒、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自殺這些嚴重的社會問題逐漸成為普遍現象時,很多成年人總會擺出醜陋的姿態,露出鄙夷的嘴臉,他們總會異口同聲地問:你們這些壞孩子!你們為何要這樣?
可是真的真的,高傲的你們可曾想過,那些孩子都隻是生活在由你們所主宰、所經營的世界裏;若你們不給予愛,他們便永遠不可能擁有;若你們不恩賜幸福,他們便永遠不可能得到……
猶記那天,與朋友的小孩閑聊——
我問:“你喜歡李白和杜甫的詩嗎?”他說:“我喜歡林賽羅韓和艾米納姆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