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人生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真是簡單。不過像康白情那樣似乎已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領袖,爾後卻處處碰壁,所遇多舛的,其原因是什麽呢?還真不好說,隻能套句老話:一生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相較新潮社諸君,如傅斯年、羅家倫、毛子水之屬,或為文化重頭官僚,或為史學家、名學者,則他的遭際最為酸楚。
康白情是四川安嶽人,這裏是有名的檸檬之鄉、民間藝術之鄉。五四運動時期,他是五大學生領袖之一。社會活動有他的身影,詩歌、政論彰顯他的才華。後半生像走了背字一樣,人生命運急劇下滑。他在美國期間,用他那撰寫童稚詩作的心態,和舊金山洪門幫會聯手,欲問鼎政治,終成虛幻的無根漂萍。
他也曾短期成為四川地方軍頭的幕僚。
康白情五四前就身影躍動,五四期間更是大出風頭,乃是名噪一時的學生領袖。1917年北大首創學生主持教授會,康白情和其他學生頭目傅斯年、羅家倫、張國燾分別擔任四個學院的主任。五四的前夜,北大校長找他們幾位談話,關懷指點。至全國響應,康白情率領北京學生代表團赴滬,當選為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
1923年7月,康白情在美發起組織新中國黨,這年他28歲,自任黨魁,以西方各地的唐人街為重點著手發展組織,並在上海、北京等地設立黨部,四處拉攏各國留學生入黨,包括剛到法國的他的老鄉李劼人,一時風頭甚健。康白情自以為本錢豐厚,拋卻加州大學的學業,於1926年以領袖身份傲然回國指導工作。
但其回國後好像回不過神來一樣,他的思維還停留在五六年前,物是人非,他隻好投靠教育總長章士釗,做了一段時間的法製委員。
康白情政途運作已成虛化,同時學業荒廢無成、組織消弭無形,師友為之側目。走投無路之下,他曾致書北洋政府首腦,陳述對國事的主張,但是入幕之想又事與願違,遂選擇往山東大學任文學教授,以後又輾轉廣州、廈門,在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任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