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幕僚就不懂民國

第三十章 張靈甫及其幕僚的最後關頭

字體:16+-

1947年春的孟良崮戰役,國軍采取的是“硬核桃”配“爛葡萄”的部署,即中間是王牌主力,兩翼為雜牌或乙種部隊。張靈甫率部孤軍冒進,其行動計劃被華東野戰軍技偵部門破譯,被解放軍30萬大軍包圍,陷於絕境。

張靈甫突擊冒進,接觸到華野主力,吃了大虧,判斷坦埠附近集結著解放軍重兵,遂決定向南麵的孟良崮、垛莊撤退集中。轉進路上受到側麵襲擊,損兵折將,傷亡不小。到了孟良崮,在此喘息。他的兩個高參,這時候的主意反而截然對立。也許最後的機會就在這對立意見的選擇當中。

參謀長魏振鉞認為,這裏是突出而無屏障的孤山,雖然險峻,並非連綿,無所謂縱深,如在此固守,顯係觸犯兵家大忌。魏振铖後來在半山腰率部作戰,被首先攻入主陣地的華東野戰軍一部活捉。

而他的副參謀長李運良則認為,此雖為獨立之孤山,但溝壑縱橫,地形險要,可以扼守,大可作置之死地而後生之打算。

張靈甫斟酌,接受後者意見,並立即布防。他和李運良的關係似乎要親近一些。

解放軍方麵,起碼有五個縱隊將其圍困包圍並分割,另有多個縱隊截擊阻擋前來增援的部隊。

5月15日夜,華野發起總攻,密集炮火轟擊。而此時國軍已被壓縮在幾個近距離的孤零零的山頭。此時已經完全沒有任何轉圜措置的餘地。

幕僚誤事,也不盡然。

其一,蔣介石的幕僚或是他本人沒有料到,凡是敢於向大軍挑起戰端的對手,必定已有強大的實力,試看太平天國初期誌在必得的勁頭,驚飆卷瀾般的速度和戰力,可知一斑。

其二,如郭汝瑰等人事後的回憶,國防部臥底擬訂戰略,指揮大局,大勢受控而不自知,此仗沒法打。

其三,74師幕僚關鍵時刻的意見對立。而張靈甫仍以種種因素的影響,關鍵時刻選擇淺表站不住腳的意見,被動之勢已成,在毀滅性的打擊之下,沒有任何金剛不壞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