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里

一山能容二虎

字体:16+-

/ 一路开花/

“一山不容二虎”,这是很多人从小就铭记于心的至理名言。可实质上,它的可行度非常令人质疑。二虎,在人的世界里是用来比喻两个实力平分秋色的竞争对手。倘若,把他置于动物的世界里,又会怎样?

盛传在北海道有一重极其珍贵的鱼种,俗称鳗鱼。这种鱼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数量相对较少,而在于它们不易存活。只要脱离海洋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可大家都想买活鳗鱼,尽管活鳗鱼的价格是死鳗鱼的三倍以上。

于是,聪明的渔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捕捉到鳗鱼的同时,夹杂着捕捉几条它们的死对头,一种被当地俗称为“狗鱼”的鱼种,并将它们与鳗鱼搁置在同一个鱼舱里。结果原本死气沉沉的鳗鱼,因为“狗鱼”的出现顿时极度活跃起来。在无形的竞争之中,它们离海后的寿命也得以延长。

残酷的食物链世界里,鳗鱼和狗鱼就是旗鼓相当的“二虎”。但在同个鱼舱的“一山”之下,它们并没有两伤。相反,获得了“双赢”。

很多人在想,这是动物的世界里,倘若是在人的世界里,那情况自然会相反。例如2008 年4 月6 号微软公司对收购雅虎所发出的“最后通牒”,不就表明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真理吗?

实际上,大家都错了。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当其中有一方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降服另一方时,就不能将他们并称为“二虎”,只能是一虎一羊。

所以,一山最不能容的并非二虎,而是一虎一羊。

虎和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物种不一样,其实不然。他们最大的区别是生存的方式不一样。

羊的生存方式是低着头,顺着有草的地方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而虎的生存方式是必须昂着头,在仔细观察周围一举一动的同时还得耐心等待捕杀猎物的最佳时机。并且他们不能停歇,因为停歇就代表着饥饿与死亡。

虎和羊的生存方式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心态不一样。羊不用进行任何关于生存问题的思考,只要吃饱了就睡。而虎不一样,它不但要选择合适的领地,还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扑咬剪”三大绝招。所以在“虎”的世界里,它们相信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在世界首富早已改朝换代的今日,股神巴菲特依旧在努力经营着自己与盖茨的生死友谊。因为他们相信,“二虎”的存在更能让其看到自己本身所存在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取长补短,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看不到别人长处的同时,也就代表着我们不需有所补,而不需有所补也就代表着我们没有了短。自认无短,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实质是一个自我废弃的可怕概念。

适应切实的生存状态,树立一只虎为目标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成为一只虎,哪怕这世界只分予我们一座小小的山。但至少,我们可以摆脱一虎一羊,或者群虎一羊的可怕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