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時光教我的事

堅守,人生的真諦

字體:16+-

/王景瑞/

日前筆者參加國家電網公司舉辦的一個合肥筆會,此間碰到河北衡水老鄉,有幸打聽到了失去聯係三十多年的一位中學老師的電話號碼。喜出望外,飯後趕緊撥打手機,很快夢想變成了現實。電波在千裏之遙的空中來回穿梭,傳遞著我們那些老師同學的近況,F在中國美術學院留教,T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作家,J成了有名的私企老板,H已是省裏教壇的名流……士別三日,還當刮目相看,更不用說三十二年時間!有的沉淪下去,有的浮出水麵。沉淪下去的,那時很有口碑;浮出水麵的,當初並不顯眼。我和老師圍繞他們靠的是什麽這一話題議論了半天,還是老師一語道破天機:“堅守”兩字能夠解釋一切。

“行文看結穴,為人重晚節。”這說明,節操對於個人來說,十分重要。是啊,人生多少失敗者最後長籲短歎後悔的不都是對當初的誌向不夠堅定嗎?堅守乃是人生的一大課題,誰能把握得好,他的人生必定收獲甚多;誰若把握不好,注定就是人生路上的失敗者。

曆史上許多人物,包括一些聲名卓著的帝王將相和農民領袖,之所以功敗垂成,就是因為雖能慎初,卻未能堅守。晉武帝司馬炎就是一例。晉武帝初即位時,以恭儉著稱。一次。太醫程據獻上一件用野雞毛精心裝飾的衣服,武帝認為太過華麗、奢侈,不僅當眾把太醫斥責了一番,還命令即刻將這件華美的衣服焚於殿前。後來滅了吳國,天下太平了,晉武帝便開始追求奢侈的生活,沉湎物欲,聲色犬馬,日日宴飲,夜夜笙歌。晉武帝之初儉終奢,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也反映了曆代封建王朝從興到衰的必然規律。李自成、洪秀全也是因為不能堅守而導致國**亡。解放初期的劉青山、張子善則可以說是我們黨的隊伍裏未能堅守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