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與管理學

第九章 道德的“格”式化問題

字體:16+-

你不再是一個虛假的妄想,而是一個真實的被稱為“人”的生命。你自自然然地活著,自自然然地需要著。你活得那樣真實、那樣快樂、那樣容光煥發,充滿了盎然的生機。

人之初,性本善

生命的存在不是一種虛無。當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時,才會覺得虛無。因此,問題出在你那兒,你要去找你的原因。

你並沒有去體驗生命的存在。你活得並不真實,隻是為一個虛偽的自我而活著,然後你說:“存在是一種虛無。”——這實在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如果存在是一種虛無,那麽人生就注定是一場悲劇。你會抱怨你的父母,為什麽不經過你的同意就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

你相信薩特,你把“他人即是地獄”奉為真理。與此相反,你懷疑愛,你覺得愛是一種虛偽。於是,在你的眼中就出現了一個顛倒的世界。

他人真的是地獄嗎?如果是,那麽你也是別人眼中的他人,你也是別人的地獄。可是,你知道自己是善良的。你之所以成為別人的地獄,是因為你“不得已”去做了一些利己損人的事情。

很好,既然你是善良的,那麽他人為什麽一定是你的地獄呢?他人之所以是你的地獄,也一定有他“不得已”的原因。

薩特不知道,在他出生的兩千兩百年前,中國的荀子就發表過“人之初,性本惡”的觀點。從那以後,人們就一直在爭論這個“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問題。這是一道選擇題,有些人讚成“性本善”,有些人堅持“性本惡”,還有另外一些人無法選擇。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呢?其實很好判斷。如果你是善良的,那麽別人也應該是善良的。

有一則蘇東坡的故事。他與一個名叫佛印的和尚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