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第一篇 勞動生產力提高的原因及勞動產物在不同階層中分配的自然順序

字體:16+-

第一章分工

勞動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以及勞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技巧、熟練程度和判斷力,很大程度上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分工是勞動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通過對個別製造業中分工狀況的考察,便不難理解分工在社會運作中產生的結果。通常的觀點是,在一些極不重要的製造業裏分工最細。當然也許和那些重要製造業相比,它們並沒有真的分工更細,而隻是因為這類不甚重要的製造業的目的僅僅是供給少部分人的少量需求,因此它們所雇傭的工人數量較少,而各個工作環節所雇傭的工人通常都可以被集中在一個工場內,旁觀者可一覽無遺。而那些大製造業,目的是供給大部分人的大量需求,每個工作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工人,雇傭的工人數量較多,因此勢必不可能把這大量的工人集中在一個工場內,旁觀者看到的最多也隻是某一環節的工人。所以在這種大製造業中,盡管實際上生產過程比小製造業劃分得更加細密,但由於這種劃分不像小製造業那麽明顯,因此很少讓人覺察,容易給旁觀者造成大製造業分工不如小製造業細的假象。這可以更好地從一個具體例子中了解。

以製針業為例,它是一個很微不足道的製造業,但它的分工卻時常引起人們的注意。一個工人,若對於這份職業(分工已使製針業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沒有受過一定程度的訓練,又不知道如何使用這種職業的機器(可能同樣由於分工才導致這種機器的發明),那麽即便是再努力工作,也許一天也製造不出1枚大頭針,當然更不可能是20枚。但是按現今的工作狀況,不僅整個工作會成為專門的職業,而且又被嚴格地細分成許多部門,其中大部分也同樣會成為專門職業。一人抽鐵絲,一人拉直,一人切割,一人削尖其一端,一人磨光另一端,以便裝圓頭。但僅僅是做圓頭,就要求有兩三道不同的操作,裝圓頭,塗白色,甚至用紙包裝都是一種專門的職業。這樣,一枚大頭針的製造就被劃分為18種操作。在有些工廠這18種操作完全由不同的人擔任,不過有些則是一人擔任兩三種操作。我見過一個這樣的小工廠,隻雇傭了10個工人,因此有時候工人需要同時擔任兩三種操作。像這樣一個小工廠的工人,雖然很貧窮,必要的機器設備也相當簡陋,但是當他們努力工作的時候,一天也能製造12磅左右的大頭針,按每磅有中等大頭針4000枚計算,那麽這10個工人每天就可成針48000枚,即一人一天可製造4800枚。相反,如果讓他們獨立工作,而且他們又沒有受過專門訓練,那麽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任何一個人也不能一天製造20枚大頭針,或許連1枚都製造不出來。他們不但不能製造出現今由於適當分工合作所能完成的數量的1/240,甚至就連這數量的1/4800也不行。比如說製針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