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說民國

辛亥後的錢袋子

字體:16+-

我們在討論辛亥革命的時候,一般都注意到了辛亥革命在中國政治發展上的意義,注意到這場革命不僅將清帝趕下台,而且在終結了兩千年帝製後,並沒有乘機建立漢人的帝製國家,沒有重現中國曆史上常演常新的改朝換代戲碼,而是為中國政治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這些討論都是對的,隻是放到大曆史場域中去觀察,顯得還不夠。如果一場革命不能在社會經濟層麵發揮功能,這場革命總顯得有點不足,或者不夠到位。從這個觀點回望一百多年前的這場大革命,辛亥革命究竟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多大作用呢?這很值得研究。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產力

辛亥革命並不隻是1911年那一年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過程,至少要從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孫中山覺悟到要推翻清政府、驅除韃虜、重建漢民族的國家開始。從這個比較長的時段進行思考,就會發現這場革命不僅具有政治史意義,而且也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是資本主義在中國發生發展的一個必然環節。

甲午戰爭的直接後果是1895年簽訂的中日講和條約,這個條約由於在日本馬關簽訂,因而又被稱為《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意義及其對中國的作用,在過去一百多年的研究中,其實存在著不同看法。一種比較主流的觀點強調《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傷害,割地賠款,引發了帝國主義稍後瓜分中國的狂潮。這個結論當然有其存在的依據和正當性,隻是如果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層麵說,《馬關條約》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我們知道,甲午戰前,中國堅守“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原則,堅守中國本位,有選擇地對外開放,當然也就實行了比較嚴格的經濟管製,不僅嚴格限製中國民間資本的發展,而且對於外來資本基本上不開放、不接納。所謂短短三十年就使中國恢複了康乾盛世似的輝煌,構築一個據說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幾的經濟軍事奇跡。這個故事並不假,隻是發展的代價太殘酷,犧牲也很大。如果從經濟層麵上說,其實就是清政府憑借著國家壟斷而獲取的超額利潤,中國的民間資本並沒有在那三十年高速增長中獲得相應成長,外國資本也沒有機會分享中國發展成果,共享發展機遇。當時的中國實際上處在一個孤島狀態。所謂發展,其實就是一種高度管控的經濟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借用、移植了東西方的技術或發展成果,同時堅定不移地拒絕同任何人分享,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