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聖雄:梁漱溟傳

引子

字體:16+-

在近代中國知識人中,梁漱溟一直擁有很高的聲望,其原因顯然與其1950年代敢於犯顏有關,這是時勢使然。被批評者或許蒙受了當時的短暫羞辱,但在曆史上的聲名差不多也就因此注定。

其實,仔細分析1950年代梁漱溟與毛澤東言語衝撞的來龍去脈,我們也不難發現梁漱溟的本意並沒有要與毛澤東衝突的意思,他堅守的政治立場隻是補台而非拆台。這從其思想主旨中不難尋出蛛絲馬跡。

梁漱溟的思想非常龐雜,在過去二十年間,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研究者都對梁漱溟的思想進行過不同程度的闡釋,發表過不少論著。梁漱溟思想的大致脈絡已經比較清晰,但其主旨似乎始終沒有一個比較簡潔明了的概括。或以為他是一個文化保守主義者,所以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儒家”;或以為其深研儒釋道三家學術,所以又被推崇為東方學的大家,視為學術中人。其實,按照梁漱溟的個人想法和內在追求,他真的是“無聊便讀書”,他和中國曆代士大夫、知識人一樣,最高的追求與生命境界是“內聖外王”,是“修齊治平”,隻是他的“外王”道路走不通時,不得已,像孔夫子晚年一樣退而著述,不經意成了一個思想家、學問大家。這其實並非主觀企求。

在“內聖外王”、“修齊治平”的政治道路上,梁漱溟信奉的是“非暴力”的和平主義,也就是大陸學術界在1950年代批判梁漱溟時所說的“改良主義”。

按照學理解釋,所謂改良,就是在事物原有基礎上祛除其缺點,主張以溫和的手段在細枝末節上對原有體製略有修正,使之適合新的要求,而不是采取革命手段推倒重來。當改良成為一個主義,就是反對一切暴力革命,反對從根本上改變事物的本質。

看到梁漱溟思想本質的不獨1950年代思想界的批判,早在1940年代國共衝突最緊張的日子裏,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和負責調停國共衝突的美國代表馬歇爾等,不止一次稱讚梁漱溟是“中國的聖雄甘地”,其實就是讚揚梁漱溟的非暴力和平主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