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聖雄:梁漱溟傳

在“第三條道路”上行走

字體:16+-

黨派問題幾乎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相伴而生。中國共產黨無疑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最早倡導者和積極促成者,但中共領袖從一開始就對統一戰線的實際內容有所保留,提出在統一戰線中又團結又鬥爭的獨立自主原則。毛澤東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堅持民族統一戰線才能克服困難,戰勝敵人,建設新中國,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在同時,必須保持加入統一戰線中的任何黨派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不論是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好,其他黨派也好,都是這樣。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在黨派問題上說來,就是允許各黨派互相聯合,又允許各黨派獨立存在。如果隻談統一性,否認獨立性,就是背棄民權主義,不但我們共產黨不能同意,任何黨派也是不能同意的。沒有問題,統一戰線中的獨立性,隻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但是,決不能抹煞這種相對的獨立性,無論在思想上也好,在政治上也好,在組織上也好,各黨必須有相對的獨立性,即是說有相對的自由權。如果被人抹煞或自己拋棄這種相對的自由權,那就也會破壞團結對敵的總方針。隻顧一方麵,不顧另一方麵,都將不利於抗日。

毛澤東闡述的這一方針和原則,無疑有助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然而不僅國民黨方麵對毛澤東的這些說法不滿意,其他一些黨派也感到不滿足。在毛澤東這篇報告發表不久,張君勱便發表一封致毛澤東的公開信,以為中共既然倡導合作,倡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應該堅決放棄階級鬥爭學說,不應更有階級之成見,不如將馬克思主義暫擱一邊,使國人思想走上彼此是非黑白分明一途,而不必出以灰色與掩飾之辭。誠能如是,國中各派思想同以救民族救國家為出發點,而其接近亦自易易。更因為毛澤東在報告中有“從中央軍到八路軍,從國民政府到邊區政府”的話,張君勵以為既然合作,何必如此排列對峙,痛快地成了一個軍事係統、一個政府係統,豈非國家之福。顯然,張君勱並不明白中共政治主張的根本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