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亡啟示錄:一個王朝在一百天的危機中走進曆史

自序

字體:16+-

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剛剛過去,就迎來了清帝退位一百周年紀念。在這特殊的日子裏,回想大清帝國最後十幾年走過的路,不禁感慨萬千,令人唏噓。

清朝的曆史,從發端就與世界曆史密切相關。滿洲人入主中原創建大清王朝時,正值西方世界發生突變的前夜,大航路的發現,以及稍後蒸汽機發明、工業革命,在在使滿洲人統治的中國被動地卷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潮流。

對於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人應該說已有足夠準備,如果不是明清易代,按照晚明中西交流慣性,中國應該在徐光啟、利瑪竇這批中西智者引領下,坦然踏上世界一體化道路,因為當時的中國已有接受外來文明的足夠經驗,也有文化上的足夠儲備。

然而遺憾的是,滿洲人畢竟是來自周邊的一個弱小族群,他們入主中原創建帝國後,麵臨著漢化和西方化的雙重壓力。權衡利弊,清代統治者至少在乾隆大帝之前,選擇了漢化優先的政策導向。滿洲統治者迅速認同了中國文明,成為中國文明的信仰者追隨者。當然,也就中止了晚明以來公開且繁盛的中西文化交流。這是中國曆史的遺憾,也是大清王朝的缺憾。

經濟上的世界一體化是工業革命之後必然要發生的,是世界上隻要人跡能到的地方都無法避免的。事實上,清代統治者盡管遏製住了晚明中西交流的潮流,建構了一個虛假的中國文化繁榮,所謂康乾盛世,所謂乾嘉漢學,所謂《四庫全書》,如果放到大曆史背景中進行考察,與西方的差距真是不可以道裏計。盡管如此,清代統治者的刻意封鎖依然無法阻止住中西文明交流的潛流,特別是貿易上的**,也使得中西之間文化交流在那時隻是一種管製性的交流,不是無限度自由的交流而已。

管製性的交流也是交流,涓涓細流終究會匯成大河。中西文明在艱難環境中接觸交流著,至十八世紀晚期,這種交流本身又構成了嚴重問題。西方人在對東方對中國的貿易推廣中遇到了極大障礙,即中國的市場不開發不發育使中西之間的貿易嚴重失衡,西方需要中國大量初級產品,比如茶葉,比如瓷器,都已經成為西方人生活方式中不可須臾離開的東西。而在中國,西方工業革命形成了巨大的產能過剩,大量的紡織品急需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廣袤市場。然而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太強大了,當然主要還是因為中國人靠天吃飯收入低下,當土布可以替代洋布的時候不會超出購買能力去買洋布,當打火石還能打出火花的時候,也不會花錢去買洋火。中國市場的不開發當然不利於中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但對統治者來說,統治秩序的穩定可能還是第一位的。於是當馬戛爾尼率領龐大的貿易代表團前來談判時,乾隆大帝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大清帝國物產豐富,無奇不有,我們不需要你們那些東西。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