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遺民:章太炎傳

1.民國元勳

字體:16+-

清政府主導的政治變革,應該說到了1911年都在比較順利地進行著,多少年的憲政追求終於有了一個結果。按照憲政編查館奉旨編製的政治日程表,清廷於1911年5月8日公布了內閣官製和內閣辦事暫行章程兩個重要文件,標誌著憲政改革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

當時革命派報紙登載的揭露皇族內閣真相的漫畫。

然而在同一天公布的第一屆內閣組成名單卻出了大問題,從總理大臣至各部大臣總計13個大臣中,皇族出身的竟然占有7名,半以上;漢族出身的隻有4人,不到三分之一,這就是後來所說的所謂皇族內閣。這個內閣使許多人大跌眼鏡,使那些原本想通過政治改革分享部分政治權利的立憲黨人深感失望。

清廷的失誤並沒有就此結束。就在皇族內閣名單出台的第二天,內閣副署了全國鐵路實行國有的詔令,這就從經濟上剝奪了非國有資本對鐵路的經營權力,這對剛剛興起的民族資本來說,無疑是沉重的一擊。5月14日,湖南各界首先發難,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維護商民的基本權益,堅持湘省鐵路由湘人自主修建。

對於湖南人的要求,清廷拒絕考慮。於是湖南、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很快發動了規模宏大的保路運動,終於為清廷敲響了喪鍾。

10月10日,湖北新軍在武昌發動起義。消息傳到日本,章太炎正在與弟子一起上課,弦歌之音不輟,或許是因為他對國內政治發展速度之快有些不盡了解,在看到這個消息時他不敢輕易相信。幾個月前的黃花崗起義也是轟轟烈烈,最後也以失敗告終,誰知道武昌起義會是什麽樣的結果呢?

辛亥革命前的武昌城。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震驚中外的武昌起義在這裏爆發。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