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聊齋故事(珍藏版)

於子遊

字體:16+-

海濱人說:一日海中忽有高山出,居人大駭。一秀才寄宿漁舟,沾酒獨酌。夜闌,一少年人,儒服儒冠,自稱:“於子遊。”言詞風雅。秀才悅,便與歡飲。飲至中夜,離席言別,秀才曰:“君家何處?玄夜茫茫,亦太自苦。”答雲:“仆非土著,以序近清明,將隨大王上墓。眷口先行,大王姑留憩息,明日辰刻發矣。宜歸早治任也。”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鷁首,躍身入水,撥刺而去,乃知為魚妖也。次日,見山峰浮動,頃刻已沒。始知山為大魚,即所雲大王也。俗傳清明前,海中大魚攜兒女往拜其墓,信有之乎?

康熙初年,萊郡潮出大魚,鳴號數日,其聲如牛。既死,荷擔割肉者一道相屬。魚大盈畝,翅尾皆具;獨無目珠。眶深如井,水滿之。割肉者誤墮其中輒溺死。或雲,“海中貶大魚則去其目,以目即夜光珠”雲。

【譯文】

海濱上的人說:“一天,海裏忽然出來一座高山,居民大吃一驚。有個秀才,在漁船裏寄宿,買來一壺酒,自飲自酌。夜深以後,進來一個年輕人,穿著儒服,戴著儒冠,自我介紹,名叫‘於子遊’。言談很風雅。秀才很高興,就和他暢飲起來。喝到半夜,於子遊離開席位,說是要告別。秀才說:‘你家住在哪裏?黑夜茫茫,也太自找苦吃了。’於予遊說:‘我不是本地的,按著季節,將近清明,要跟隨大王去上墳。家眷先走了,大王暫時留下來休息,明天辰時動身。我應該回去,年早整治行裝。’秀才也不知大王是什麽人。送到船頭,他縱身跳進水中,遊走了,才知他是一個魚妖。第二丈,看見海裏的山峰浮動起來,頃刻之間,已經沉進了海底。這才知道山峰是大魚,就是所說的大王。”民間俗傳,清明之前,海裏的大魚攜帶兒女,前去上墳掃墓,當真會有這種事情嗎7康熙初牟,萊州府的海潮湧出一條大魚,嚎叫了好幾天,聲音像牛吼。死了以後。挑擔割肉的,在道上連綿不斷。那條魚大得超過一畝地,魚翅魚尾完全具備;唯獨沒有眼珠。深陷的眼眶子像口井,裏麵灌滿了水。割肉的人失足掉進去就淹死。有人說:“海裏的大魚遭貶,就挖掉它的眼珠,因為眼珠就是夜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