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學術文化隨筆

答張東蓀

字體:16+-

弟以病軀,常有神傷不敢窺時報之感,故未閱《晨報》。昨聞人言,兄有一文,題曰《中西哲學合作的問題,登在《北平晨報》思辨欄,係對弟前登天津《大公報》之文而發者。弟固素喜聞吾兄之言論,因覓取一讀。關於“合作”一詞,弟前文中尚未用及,隻有如下數語:愚意欲新哲學產生,必須治本國哲學與治西洋哲學者共同努力。彼此熱誠謙虛,各盡所長,互相觀摩,毋相攻伐,互相尊重,毋相輕鄙,務期各盡所長,然後有新哲學產生之望雲雲。

兄或即由此段文字,而判為主張合作。實則與尊意所謂中西分治,元是一致也。分治之說,自社會言之,卻是完成合作。如造針廠然。鍛鐵乃至穿鼻等等,人各分工而治,恰恰以此完成合作之利。但就個人治哲學而言之,是否應當中西兼治,弟頗因尊論而願有所言。常以為如有人焉,能盡其誠,以兼治中西之學而深造自得,以全備於我,則真人生一大快事,更有何種理由,能言此事之

不應當耶!如兄引《荀子》書雲:“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此段話,確足代表東方各派哲學底一致的根本的精神。中國儒道諸家如是。印度佛家亦如之。(佛家經典形容佛身一一毫端放大光明,表示宇宙底清淨就在他身上實現著。易言之,他就是真理顯現。所以他說真如一名法身,不是當作所知的外在境界。)特各家所造自有淺深,此姑不論。然此等實踐的精神,即把真理由實踐得到證明。人隻要不妄自菲薄,誌願向上,則從事此等學問,用一分力,有一分效,用兩分力,有兩分效。誰謂治西洋哲學者對中國哲學,便當舍棄不容兼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