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話

學問不可穿鑿

字體:16+-

幾位應屆畢業的同學在一起談論,中心的問題是:經過大學文科四年的學習之後,能不能獨立地進行學術研究?他們比較一致的意見是能夠獨立研究,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樹立正確的治學態度。

他們征求我的意見,我表示同意他們的看法,並且做了一些補充。歸納起來,我補充的意見集中到一點,就是說,為了樹立正確的治學態度,必須從積極方麵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方法論,認真地把自己武裝起來,千萬不可使我們的學術研究工作,沾染了不正確的思想作風。

對於各種不正確的治學方法,我們都要注意防止。其中特別值得警惕的,是古來一般學者最容易患的穿鑿的毛病。有這種毛病的人常常強詞奪理,把許多說不通的道理,硬要說通,因而隨意穿鑿,牽強附會。

然而,學問之道是穿鑿附會不得的。《易傳乾卦文言》中說:“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可見學問是要集中大量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的結果,決不是穿鑿附會的產物。

古來不管何等大名鼎鼎的人物,凡是做學問不踏實,而有穿鑿附會之病者,幾乎沒有不鬧笑話的。比如,宋代王安石雖然是一位大政治家,但是,他也有若幹缺點,不容掩飾。他寫過這一部《字說》,據當時名家的評論,認為其中許多解釋便有穿鑿的毛病。如蘇軾《調謔編》所載:

“東坡聞荊公字說新成,戲曰:以竹鞭馬為篤,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公又問曰:鳩字從九從鳥,亦有證據乎?坡雲:詩曰,*鳩在桑,其子七兮;和爺和娘,恰似九個。公欣然而聽,久之始悟其謔也。”

這雖然是一個笑話,可是也證明了穿鑿附會的毛病,對於做學問的人,是多麽有害的啊!

其實,這種穿鑿的毛病,影響所及,並不僅僅限於學術的範圍。據宋代羅點《聞見後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