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話

昭君無怨

字體:16+-

謝覺哉同誌從內蒙歸來,對於兩千年前王昭君的故事做了明確的辨正,並且寫了一首詩,還把清代道光年間滿族詩人彥德的一首詩抄錄下來,同時發表。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興趣的問題。

讀了謝老的詩,人們都會更清楚地認識到,“昭君自請去和親”,使我國曆史上蒙漢兩族人民的關係,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麵。現在蒙漢通婚已經變成了很尋常的事情,這真是“萬裏長城楊柳綠,織成蒙漢一家春”了。

對於王昭君這個曆史人物的這個新認識和新估價,當然與過去長期流傳的舊觀點根本不同。我樣對於公元以前三十年代發生的事件,完全有可能也應該徹底弄清它的曆史真相,把過去人們對曆史的誤解好好地澄清一下。

過去人們對王昭君是怎麽看的呢?一般人都認為王昭君是懷抱了無窮的幽怨,淒淒慘慘,悲痛欲絕地被迫到匈奴去和親。因此,長期流傳有一首歌曲,名為《昭君怨》,說是王昭君自己作的。這一首歌曲,在東漢末年蔡邕的《琴操》一書中已有記載。蔡邕還寫了一段文字,介紹這歌曲的來曆。他寫道:

“齊國王穰,以其女昭君,獻之元帝。帝不之幸。後欲以一女賜單於,昭請行。及至,單於大悅。昭君恨帝始不見遇,乃作怨思之歌。”

這一首歌曲流傳很廣,影響很深。晉代的著作中,因為避司馬昭的名諱,把《昭君怨》改為《明怨》。所以唐代李商隱的詩,還有“七彈明怨,一去怨不回”的句子。

由於許多朝代漢族統治者的大漢族主義遭到非議。王昭君的故事的最早最突出的例子,曆來議論之多更非偶然的了。如在唐代武則天臨朝期間,有一個詩人叫做東方虯的,他寫過一首詠王昭君的詩,就露骨地表示應該用武力的政策而不應該用和親的政策。你看他的詩怎麽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