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就懂的黃帝內經

寒熱病第二十一

字體:16+-

皮寒熱病的症狀是皮膚疼痛到無法觸碰席子,毛發幹枯,鼻腔內幹燥且無法出汗。治療時,先用手三陽經的絡穴來瀉去表熱,再補手太陰肺經的穴位。肌寒熱病則表現為肌肉疼痛、毛發焦枯、嘴唇幹裂、無汗。治療應先瀉足三陽經的絡穴以去除淤血,再補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使患者出汗而愈。

骨寒熱病的症狀為全身劇痛、大量出汗。若牙齒未顯幹枯,說明陰氣尚存,治療應取足少陰腎經在大腿內側的絡穴;牙齒已幹枯則病重不治,骨厥病的治療原則也是如此。骨痹病的症狀是全身關節活動受限並疼痛,大量出汗,心情煩躁。治療應補足三陰經的穴位。

外傷大出血、中風或高空墜落導致的四肢無力稱為體惰。治療應取病人小腹下,肚臍附近三結交處的關元穴,這是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與任脈的交會點。厥痹病由厥逆之氣自下上行到腹部引起,治療應取陰經或陽經的絡穴,根據病症所在,陽經用瀉法,陰經用補法。

頸部兩側的動脈是人迎穴,屬足陽明經。其後的穴位依次是扶突(手陽明經)、天牖(足少陽經)和天柱(足太陽經)。腋下的動脈是手太陰經的天府穴。陽熱邪氣上升至陽經引起的頭痛、胸悶、呼吸不暢,應刺人迎穴;突然失聲、氣道梗塞,刺扶突穴,並點刺舌根放血;突然失聰、經絡閉塞,刺天牖穴;突然筋脈拘攣、癲癇、眩暈、無法站立,刺天柱穴;突發熱病、腹氣上逆、肝火犯肺導致口鼻出血,刺天府穴。這些穴位中天牖居中,其餘四穴環繞周圍,合稱天牖五部。

手陽明大腸經中,進入顴部並聯絡齒齦的穴位是大迎,用於治療下齲齒,臂部惡寒用補法,非惡寒用瀉法。足太陽**經中,也有進入顴部聯絡齒齦的穴位叫角孫,用於治療上齲齒,同時在鼻和顴部取穴。新病時,脈象盛用瀉法,脈象虛用補法。也可在鼻外側取穴,遵循邪盛則瀉、氣虛則補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