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就懂的黃帝內經

衛氣第五十二

字體:16+-

黃帝說:“五髒是儲藏精、神、魂、魄等重要物質的地方,而六腑則負責接收、輸送和轉化我們吃喝進去的東西。我們吃喝的東西會產生一種精細的氣,這種氣會進入五髒,並流通到我們的四肢關節。其中,有些氣在經脈外麵流動,我們稱之為‘衛氣’,它屬於陽性;而在經脈內部流動的,我們稱之為‘營氣’,它屬於陰性。這兩種氣相互依存,內外相連,就像一個不斷循環的圓環,永不停息。

“說到營氣和衛氣的運行,其實是個很複雜的過程。我們的經脈還分為陰經和陽經,它們都有各自的起點和終點,氣血有多有少,還有交匯和分離的地方。所以,隻有真正了解這十二經脈的陰陽屬性,我們才能準確地診斷出疾病發生在哪條經脈上;隻有了解經脈氣血的虛實情況,我們才能知道病灶是在身體的上部還是下部;隻有知道六腑的氣是如何流通的,我們才能在治療時找到關鍵所在;隻有了解病症的虛實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我們才能熟練運用補瀉手法;隻有深知六經的根本和表象,我們才能對各種病症了如指掌,治療時不再迷茫。

岐伯回應道:“您所說的這些醫理真是博大精深!請允許我盡量詳細地闡述我所知道的內容。

“足太陽**經的根本在足跟上方五寸的附陽穴,而其表象則體現在左右兩絡的命門,也就是兩眼內眼角的睛明穴。

“足少陽經的根本在第四足趾外側的竅陰穴,其表象則在耳前的聽宮穴,我們稱之為窗籠。

“足少陰腎經的根本在足內踝下緣上方三寸的複溜穴和交信穴,其表象則在背部十四椎骨兩側的腎腧穴,以及舌下的金津穴和玉液穴。

“足厥陰肝經的根本在行間穴上方五寸的中封穴,其表象在背部第九椎骨兩側的肝腧穴。

“足陽明胃經的根本在第二足趾上的曆兌穴,其表象在頸部的人迎穴,以及上顎鼻後孔到麵頰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