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就懂的黃帝內經

下卷 靈樞篇

字體:16+-

九針十二原第一

黃帝問岐伯說:我把百姓當做自己的兒女看待,撫育他們,並向他們征收錢糧賦稅。我十分同情他們在生活上不能自給自足,還接二連三地生病。所以,我不想采用辛烈的藥物和砭石的治法,而隻用細小的針紮進肌膚裏,就能夠疏通經脈,調和氣血,使氣血在經脈中循環暢通,從而達到祛除疾病的目的。此外,要想使這種療法流傳於後世,就一定要清楚地規定出使用規則,使它永不消匿,永不失傳。同時,這個規則還要易於操作而不易於遺忘,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使它條理井然,章節清晰,明辨表裏關係,遵循氣血運行的規律,還要明確交代針具的具體形狀。基於以上考慮,我想先編寫一部針經。我很想知道你對此有什麽看法。

岐伯回答道:我願意按照次序,從第一種針到第九種針,條理清晰地一一陳述。下麵就讓我先來說說運用針來治病的道理吧。掌握用小針治病的方法,說起來容易,可要達到高深的境界就很難了。通常,醫術粗淺的醫生,僅注重觀察病人的外表,並以此診斷病情;而醫術精湛的醫生則注重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況和氣血盛衰的情況。而且,醫術精湛的醫生不僅能判斷氣血的盛衰,還能知道積聚在人體內的邪氣出入的地方在哪裏。醫生判斷不出疾病的性質,哪能知道疾病的根源而進行正確的治療呢?

針刺的巧妙,在於如何正確運用疾徐手法。在這方麵,醫術粗淺的醫生隻會根據症狀,在關節周圍取用一些對應症狀的穴位進行治療;而醫術精湛的醫生會根據病人經絡氣機的變化,選取相對應的穴位進行治療。人體經絡氣機的變化跟孔穴是息息相關的。這些孔穴能將氣血虛實盛衰的變化,精而微妙地反映出來。當邪氣旺盛的時候,千萬不能迎勢而上用補法;而當邪氣衰退時,則不該用瀉法驅逐邪氣。懂得氣機變化道理的醫生能小心把握氣來去的時機,及時采取補瀉之法,不會有毫發的差失;不了解氣機運行道理的醫生在應該補瀉時不能及時治療,這跟箭扣在弦上,而沒有射出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運用針刺療法的醫生一定要了解氣機往來順逆盛衰的變化,並據此掌握時機,進行針刺,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對於這一點,醫術粗淺的醫生自然無法懂得;隻有醫術精湛的醫生,才能體會個中奧妙。什麽是氣的逆順?氣已經去時,脈氣虛弱、微小,就是逆;氣到達時,脈氣平穩、柔和,就是順:掌握了氣往來逆順的變化,醫生就能準確無誤地進行針刺了。依照經氣的循行方向,向經氣所來的方向刺針,與它的來勢相悖,用瀉法奪其餘,正氣怎麽不會更虛呢?相應地,順著經氣的去路刺針,順應它的去勢,用補法補其不足,邪氣怎麽不會更實呢?所以,無論是用瀉法迎其邪而泄,還是用補法隨其去而補,要想調和虛實,都要在仔細觀察氣機的變化後,再加以靈活運用。掌握了這個關鍵,針刺之法也就盡於此了。